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调查揭大学生求职短板:社会资源不足 交往能力缺乏

2014-12-06 12:36  工人日报

11月30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了对未就业大学毕业生进行的调查研究报告。报告指出,未就业大学毕业生面临社会资源不足、个人能力较弱、交往能力缺乏等求职“短板”。

数据显示,未就业大学毕业生更多来自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来自乡镇的为27.1%,农村的为25.7%,来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市区的仅为13.2%。

未就业大学毕业生的社会资源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家庭经济条件越差的越难就业。未就业大学毕业生来自平均收入和低收入家庭的比例分别为19.1%和26.5%,来自高收入家庭的仅为11.6%。二是父母职业声望越低的越难就业。父亲为农民、进城务工人员、产业工人的未就业大学毕业生的比例较高。未就业大学毕业生个人能力较弱,社会交往能力相对欠缺。此外,实习经历有利于提高就业能力,对就业有着明显影响。在没有实习经历的人中,未就业的比例为26.8%,比有过实习经历的高8.2个百分点,未就业大学毕业生实习经历比较缺乏。在求职被拒绝的原因中,缺乏工作经验是首要问题,“专业不对口”排在其次,缺少面试经验排在第三。

针对未就业大学毕业生群体主要困难和问题,青少年研究中心提出,建议政府职能部门和高校要根据未就业大学毕业生的主要特征,在大学期间锁定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实现有针对性的提前干预,尤其是要特别关注那些在地域、社会资源、个人能力和社交能力等多个方面处于弱势的大学生;对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进行科学分类,通过对就业目标、就业能力和个性特征的科学测试,将就业困难大学生划分成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

此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9200份,有效问卷为4363份。本研究报告对未就业大学毕业生的界定,是指近6年大学毕业后曾经有三个月以上未就业或目前正处于待业、失业、拟升学和暂不就业状态的大学毕业生。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蓝田县召开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培训会

2014-12-05 17:03阅读

大学生开发手机应用 防止课堂代签到玩手机

2014-12-05 10:32阅读

陕西省举行首个国家宪法日座谈会

2014-12-04 10:23阅读

争取盲人高考权第一人建言畅通残障人高考渠道

2014-12-04 01:31阅读

四川2015年高职高专单独招生将大扩容

2014-12-03 09:03阅读

陕西省文明办安排部署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相关工作

2014-12-02 11:42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