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一年之变,还有一个关键点在于,如何培训,在哪培训?学校只是跳板,实践的磨砺成为关键。据了解,国家指定的培训基地,都为省级以上的大医院。目前,我国的基层医院医疗资源相对匮乏,而大医院又往往是一号难求。意见的出台,能为医疗队伍水平不均的问题提供一些答案。
比如说,作为一个有着多年临床经验的主治医生,北京301医院麻醉科主任米卫东,就摆出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他说自己毕业分配到301,因为平台高而得以见识更多的病例;然而,当年跟自己同时毕业,却分配到偏远地区的同学,在职业上必然就吃亏不少。那这也正是"5+3"改革可以解决的问题。
米卫东:你看我毕业的时候,八十个同学一个班,有的分到公社医院,分到公社医院的医生永远都是公社医院的水平,很多病人看了见都没见,听都没听过,所以说水平很差,现在五年本科毕业以后,有三年要到各个医生培训基地去,比如说301医院,培训完之后临床很多知识、经验都是在301积累的,这时候你再分到其他的医院去,比如说分到底下一个县医院时候,临床能力经验水平很多从301那里学来的,相比以前那种模式,当医生水平要高得多得多。
在同一纬度上,庄一强则认为,学医好比学开车,最早手把手教的你的是你的师傅,直接决定你日后的驾驶手法。国家指定的培训基地,都为省级以上的大医院。水平统一的实践起点,可以使未来走上岗位的医学毕业生,质量更加均衡:
庄一强:最早的第一个师傅的水平,就决定这个医生一辈子将来的水平。虽然这个学生毕业之后,直接到地级市医院,老医生带他。5+3之后,必须在教育部认可的,像比如北京的协和、301、北大等省部级的医院,才有规培的资质。
最后,一年之变,又不仅仅局限在这一年当中。《意见》还提出,逐步建立"5+3+X"制度,X是为专科类的医师规范化培训,或者临床医学博士学位研究生教育所需的年限,强调了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同时,面向经济欠发达的村镇地区,开展3年专科教育加2年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总体目标的在于,不管是在大城市还是小城镇,不管是在三甲医院还是社区医院,都能够找到会看病的好医生。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