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家长会历来被认为是“优生的天堂,差生的地狱”,而对于初二学生家长老王(化名)来说,前日刚刚经历的一场家长会则是这句话的最佳体现。
前日下午,温江区万春学校举行了初二年级家长会暨中期表彰会,会上,全体家长坐着,而未领奖的学生则全程站在场内,看优秀学生和其家长不断上台领奖、合影。40多分钟的家长会,不仅儿子觉得难熬,老王也觉得眼红脸热的。
一场原本意在表彰优秀,增强家校融合的家长会,最终却引发了一些家长关于学校评优标准、表彰方式、教育观念的争议。
排名表?
“义务教育阶段不是不得公布成绩和排名吗?”老王开始觉得有些不高兴。
“这一排名表并未发放给家长,而是只是作为老师分析学生学习情况的内部材料”学校事后解释。
差生站着?
“站在教室内的学生都是没得奖的”看着不远处的儿子,老王越看越觉得脸热。
“家长认为,只有没获奖的同学站着,那是因为他们坐在教室内,看不到教室外的场景”。校方事后解释
刺耳的话?
听到一句”这些获奖的同学学习成绩很优秀,说明家长也很优秀。”老王愤怒了!
“我们没说过。现场是有邀请优秀家长讲话,我们介绍家长上台时的话,是不是被其他家长误会了。”一位老师说。
老王的遭遇
看着儿子站完全程
老王自认很重视孩子的教育,每次学校家长会,他都早早地赶到现场和老师交流。这次也不例外,前日得到通知后,他也是早早地就到了学校。
早到的老王在多功能厅门口正张望着,一位老师便走过来,指着门口桌上的一沓材料说,“拿一张资料后,自己找位置坐吧”。
坐定后,他才发现这是一场中期表彰会,而手里这张资料则是“八年级上期第二次月考成绩排名表”,全年级188人看过来,儿子小文(化名)的成绩排得很靠后。
“义务教育阶段不是不得公布成绩和排名吗?”老王开始觉得有些不高兴。
不一会儿,更让他犯怵的事儿来了。表彰开始前,几十名学生也走进了教室,但他们都分别列队,被安排站在了教室两旁和后排的过道上。小文也在其中。
家长会开始后,老师一番讲话后,颁奖环节正式开始,激昂的音乐下,一批批同学从教室门外走到了领奖台上接受奖状,他们的家长也走上了领奖台,合影留念。老王认真地听着名字,再拿着手上的名次表一一对应,他发现,“得一等奖的几乎都是成绩单上年级排位前20位的同学,二三等奖的成绩依次类推,而站在教室内的学生都是没得奖的”。
老王越看越觉得脸热。每次宣读一个奖项的获奖名单,他身边站着的一位男同学就会发出嘘声,“像是在喝倒彩”,不远处的儿子,则一直低垂着头。
最让老王觉得难以接受的是一位老师的一句话:“这些获奖的同学学习成绩很优秀,说明家长也很优秀”,老王一边听一边把这句话写在了本子上,他觉得这句话“特别打脸”。
“仅凭一两次考试的成绩,怎么就能断定孩子优秀不优秀,更谈不上家长是否优秀!”,老王说,学校这样的做法是彻头彻尾的应试教育,以学习成绩为纲,并且让没获奖的同学站着听完全场也有变相地羞辱差生和家长的意思。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