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忠说,人生就像马拉松,有人跑快了就喜,跑慢了便悲,迷迷糊糊的跑到了头,却不知自己为何要跑。而我不是这样,别人赶上、落下都与我无关,我是为了我的路而生的。
留学 服务行业在中国发展超过20年,跑到今天,第一梯队女性只剩下麻亚炜一人。这位新通教育的掌门人说,只要不是打架,不是全体力对抗,她就没有劣势。尽管女性追求完美主义会让人过于沉浸在一种稳健的状态中,但其实缺点机率对性别而言,是均等的。
从新鲜营销方式的抢先尝试,到对企业的精密布局,这所1996年建立起来的留学服务企业,在追求不断的“自我革命”中获取活力,不仅在留学行业稳扎稳打,还将业务扩展到语言培训行业,稳稳占据了大片华东、华南的市场。
麻亚炜在“她的路”上专注地奔跑近20年,她所做的就是带领团队苦练内功,再苦练内功。
一抬头,就跑到了前面。
资本对留学行业没好坏,关键看人
腾讯教育:2014年教育行业资本很忙,包括留学。启德、啄木鸟前后都拿到了上千万。您怎么看现在这些资本的进入呢?对于留学行业是好还是坏?
麻亚炜:看你拿这个钱干什么,钱是没有性别,也没有性格的。假定你的战略是对的,且急需钱,这个钱就是一个好的钱。但是你为了拿到钱做了一个战略,然后拿到钱以后并没有按照这个战略去做,或者你的战略本身过一段时间看是值得质疑的,这个时候钱反而会对公司发展不利的事情。
媒体会关心钱的数量,但是我更关注行业。如果行业是昙花一现的行业,就需要在最短的时间拿到钱,否则你就活不下来,但是我理解教育服务有点像银行。它需要一个很长期的积累,全球好的教育公司,也很少有昙花一现的状况。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其实什么时候拿钱,拿到钱干什么,可能整个过程的评价要远远大于他拿到融资这件事。
腾讯教育:有些机构拿到钱之后,没有战略,却可以用来挖人和营销。您怎么看这种情况?
麻亚炜:教育是一个高智力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从这个角度来讲,如果你的人才培养机制不够好,光凭涨工资其实很难解决根本问题。人的追求不只是涨工资,特别是当你有90后的员工的时候,认识就会更深刻。
第二点营销,营销的潜台词是让更多人知道你。也就是说,我拿到钱可以做更多的广告,根据美国的报告,移动端的访问量已经开始超越PC的访问。中国的变化也会很快,今天我们养活百度,未来会怎样,没人知道。其实营销要做好,主要还是要做品牌。品牌是内核,而营销只是让更多人知道你手段。
服务不是做工厂,工厂是做流水线,如果多拷贝一条我多了五千万,多做了一条就可以产生更多的效能。咨询业比较特殊,如果这些问题没有想清楚和有足够好的解决方案的话,它的价值会比你拿到钱之前低很多,一块钱可能只当一毛钱用罢了。
腾讯教育:新通在品牌营销方面是行业里转型最早的。更活泼,更贴近90后用户的思想。新通也在一直完成着每个阶段的自我突破。下一步新通的工作重点主要是在哪里?
麻亚炜:我们已经无比清楚,在这种互联网的影响之下,这个行业会发生什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确认自己需要的是两个东西,一个是语培板块的加速度。要快速建立起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
第二围绕着现有服务苦练内功。比起同业,我更关注未来线上教育影响出来的时候,一个以线下教育为基因的公司,最后能胜出需要有什么样的条件,而这些是引出新通的战略的核心。我认为在教育这个板块上,学习过程管理在线化是必然的趋势,未来你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全世界最牛的老师,但需要在一个学习中心里完成一个学习过程。未来的学校会充当起这样的角色,而不仅仅是主导教学。在这个中心里,会有好的教学,好的测试、联系,已经对于这些环节的过程管理。而线下教育服务公司的核心优势就是过程管理,从这个角度来讲,机会就会很多。
基于这样一个核心,我们在人才搭建、产品搭建以及产品在服务流程端的实现部分,现在就已经在花大力气调整、完善。
腾讯教育:新通现在已经建立了一个在线的测试系统?
麻亚炜:培训学校见了学生就推荐说冲刺班、提高班,却没有想过,学生的水平到底在哪里?我们把测试系统当做客户的体检中心。不管他在天南海北,你先把体检做好。体检出来以后,他是血脂高了还是血糖低了,你清楚了你的课程才会更有针对性。所以测试很是重要的一个环节。测试如果细分应该包括了初始的测试,在不同的课程切片中间的测试。也就是说,在星期一的时候看到血糖多少,通过三个星期的管理之后又变成什么样子。这其实无比重要,而不只是给一个分数那么简单。
对学生的学习诊断,我们有非常大的投入,测试信息也越细腻,但是仍有很多是我们今天开始做还没有很好地完成的。
新通的未来:坚持双核战略
新通近几年在着力发展它的语言培训,截至到现在,有接近50个学习中心,超过700名全职老师,这占据了新通2000名员工的三分之一。
腾讯教育:语培体系的建立之于留学,有点像K12教育去收购母婴论坛,收割上游用户来完善自己的整个链条,这和新东方正好的可逆的两个扩张方式。
麻亚炜:如果从事情发生的时间段来讲,或许语培是留学的前端,但是我们比语培机构更早地接触客户。怎么理解?留学在一个阶段上是他的目的,语培是他的手段。客户因为先决定了目的,才去培训的。我不会说我不想留学我先去考雅思看看,考完之后我再说要不要留学。所以实际上,我们是他的前端。从需求方来说,客户更早地碰到了我们,当然不一定是“我”,是一类。
回过头说,如果一个学生要留学,了解到原来要去这个学校需要这样的分数,那个学校得那样的分数。好吧,我去找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从这个角度来讲,至少我们认为他的需求是同时间的。这就决定了为什么新东方从培训到留学,而新通从留学到培训都可以做。本质上最后的竞争不在于谁更早接触客户,而是到底你的水平如何。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