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歌曲促进教学,有理论依据
把流行歌曲改编成学科歌曲,在全国其他学校也有范例。比如浙江省汤溪高中的尉俊仁老师创作的生物版《爱在西元前》,以及前段时间红遍网络的成都地理老师罗春创作的小苹果版《大中国》,都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对此现象,一些教育专家也给予了支持。北京师范大学国培专家易仁荣表示明确赞同。在给郑州四中组织的一次培训讲座上,易老师还专门演唱了自己的一首英语版《我爱北京天安门》,他说用一些朗朗上口的歌曲串联起知识点很利于学生的记忆。
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研室主任霍静教授也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说《小苹果》等神曲可以产生一种“耳朵虫”效应,让人忍不住回想这萦绕在心头的旋律,把生物知识融入到《小苹果》的旋律中,可以使这些知识反复地在学生脑海中浮现,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老师其人
李会敏,教龄24年
李会敏是《小苹果版-细胞分裂》的词作者,她已经有24年教龄了。
为了使学生在复习减数分裂知识前听到小苹果版《细胞分裂》,李老师用一个晚上的时间改编了“小苹果”的歌词。两张纸,一张纸是原版《小苹果》,一张是她写的生物版的歌词。
李会敏老师说,把流行歌曲改编成生物歌曲,是自己从2007年以来一直保持的习惯。在创作小苹果版《细胞分裂之前》,她已根据《青花瓷》《北京欢迎你》的旋律创作了《细胞欢迎你》《喜欢叶绿体》《细胞呼吸》《爱到细胞深处》等四首歌曲。
牛旭毅,年龄24岁
牛旭毅是90后。24岁的他去年刚当老师,是一个新手。也正因为他年轻,所以有很多新鲜的点子和新奇的教学方式。为了使学生在唱歌的同时看到相关的生命变化过程,90后的牛旭毅老师利用自己在大学学到的多媒体知识把歌曲制成了视频。
来看《小苹果版-细胞分裂》
我看见一个精子/变形创造了奇迹/这是一个伟大日子/丢下胞质奔向你/长出尾巴游向你/让线粒体给你动力/
变成蝌蚪重塑自己只为寻找你/把我一切都献给你只要你欢喜/你让我每个基因都变得有意义/受精作用爱你永远 不离不弃/
你是我的小呀小细胞儿/有丝分裂我的骄傲/相同的基因均分新的细胞/这招数实在是高高高高高
你是我的小呀小细胞儿/减数分裂繁衍的需要/生殖细胞里有精彩妙招/间期复制准备就好/
同源染色体爱恋/联会之后更喜欢/四分体每天都新鲜/交叉互换更缠绵/基因位置会互换/这是减Ⅰ前期特点
减Ⅰ中期排列在细胞的赤道板/减Ⅰ后期同源染色体挥手再见/减Ⅰ末期看到染色体减少一半/减Ⅱ后期单体分离加倍温暖/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