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高校科研经费乱象:变个人提款机 报销监管难(3)

2014-10-05 12:10  中国新闻网

科研经费成个人“提款机”,吃喝玩乐全包括

记者调查了解到,随着近年来科研经费尤其是来自国家、省市布置的纵向课题经费增加,养肥了不少“蛀虫”。大量经费并未用于科研,而是被吃喝玩乐了,甚至中饱私囊,流入个人腰包。

2013年,浙江大学教授陈英旭被指控,授意博士生陆续以开具虚假发票、编造虚假合同、编制虚假账目等手段,将1000余万元专项科研经费套取或者变现,非法占为己有。

从这几年曝光的科研腐败案例中可以看到,造假套取科研经费的手段五花八门,包括用学生身份证冒领劳务费,以差旅费、办公经费等名义开具虚假发票、编造虚假合同、编制虚假账目等。

“吃喝玩乐、买东西,只要发票是合法的就能报,哪怕买的是热水器;几万块钱的打印纸发票,不管用途都可以报。劳务费表面上发给参与课题的所有人,很多情况下是一个人弄到手。”某高校财务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为什么现在很多学生把老师叫做‘老板’?”一名工科院校毕业生对记者说,因为一些高校老师承接了很多国家项目,都是学生打工。科研经费里明明有劳务费,但根本不会给学生,即使给了,学生也不敢要,还要熬着拿毕业证,靠老师的关系找工作。

广州市检察机关的一名负责人说:“一些大学教授申请下课题费,用于请客吃饭、家里开销,并没有用到科研上。甚至有人拿去买房、买车。”

中国科协一项调查显示:科研资金用于项目本身仅占40%左右,大量科研经费流失在项目之外。

一位接受采访的高校教授坦言,实际上很多科研经费是花不完的,但是钱已经到手了,很少有人会退回去,花不完的部分也要想办法用掉。财务可以报销的名目都去做账报销,就会出现有的老师1个月报销30万元油费的情况。

这位教授说,经费设置不合理是导致科研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经费给多了,报销名目对不上,只好乱开发票。比如招待费、资料费、劳务费等都规定了一定比例,其中招待费占了很大比重。还有一些款项报不了,只能去造假。比如学校要求单笔报销发票必须在1000元以下,而买个打印机或电脑都会超千元,只好开假发票:一张999元的打印机,一张几百元的移动硬盘等。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17岁少女为爱痴狂 陷入与老师三角恋自焚身亡

2014-10-04 10:47阅读

司法考堪称“世界第一考” 德国:一生考两次

2014-10-03 11:31阅读

汽车一直修不好可以延保吗

2014-10-02 10:27阅读

广州拟调招生政策:2017年小学择校比例降至5%

2014-10-02 09:35阅读

调研显示:超6成家长每周陪孩子不足3小时

2014-10-01 09:40阅读

携程网可买西安公路客票

2014-09-30 12:1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