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明家的幕后生活:成功从来靠积淀
这位“劈砖教授”走红的背后,是多年的积淀和摸索。到目前为止,魏骁勇已有4项发明成功申请到国家专利。生活中,魏骁勇也是“点子王”。“推出大家所谓的‘神器’,也是想让大家感受应用科学。”他说,每一项发明都与生活有关,我用不同的方式把它们展示出来,学生的接受度会更高一点。
因网络走红,魏骁勇一开始还很担心影响生活。但自己做了心理调整后,却认为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出名后,我们学院的优客皮网站的点击率大增,这有助于宣传学生的作品。”魏骁勇说。
在优客皮网站上,还可以看到很多他和学生的其他实验成果展示,比如哼歌就能搜音乐、副本视频搜索等,在生活中都有实际运用。魏骁勇下一步打算便是推出学生的实验成果,并投入使用。“有些软件应用还能帮助他们毕业后自主创业。”
中南大学教授研发“避暑神器” 安装一套花费6万
持续高温,长沙市民与高温斗智斗勇的热情也持续高涨。中南大学建筑系教授赵明桥亮出一款“避暑神器”:他改进的水循环系统,让房间“透心凉”还能避免“空调病”。
记者来到位于长沙雨花区德馨园小区的赵明桥家,温度计显示室温仅有26℃。“房间的地板、墙壁、天花板里,密布了很多小塑料管,它们是输送清凉的动脉。”赵明桥说,他把这些管子比喻成“毛细血管”。
“传统的空调风力冷,容易带走房间内的水分,吹久了人会觉得很干燥,容易得空调病。”赵明桥说,早在2010年,他和团队一起开始研发一种有别于空调的制冷系统,现在装的水循环系统,已经改进了几次,是第三代产品。
实际上,赵明桥团队设计出的水循环系统原理很简单,借鉴的正是北方的地暖系统。自来水在水箱里制冷后,通过水泵将冷水输送到所有水管,传遍房间的大部分区域。房间的一些区域还装有入风口,能通过小风扇将冷气吹出。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