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学生眼中的“老师”】做学生的幸福

2014-09-09 17:00  工人日报

赵春青 画

每当回想起大学生活,首先跳入我脑海的都是卧谈的场景。卧谈,大概是大学生活中最有特色的一部分,熄灯前后,室友们都爬上了床,开始三三两两地交流这一天的“故事”,说说心得,聊聊“八卦”,说得高兴了,可能到后半夜都不想睡。若说到卧谈的“谈资”,老师们的一言一行自然是逃不掉的重大话题,或许“学霸们”在卧谈时依旧会聊老师们日间传授的学术问题,但在更多的时候,我们这些“不学无术”的学生最感兴趣的都是老师们的“八卦”,若说“无关学术”,那也不尽然,我们常常打着学术话题的“擦边球”,津津乐道的都是老师们上课时的一举一动和一段段传奇轶闻,关于老师们的一条条“段子”,大概都是在卧谈会上被传开的吧!

在卧谈会上被聊到的老师们,自然不像他们日间在讲台上那么一丝不苟,而是充满日常情趣和生活的气息,当然也有“小道消息”,我们总是神采飞扬、激动不已,甚至手舞足蹈地交流着老师们的轶事:听说,一位教元曲的老师要给我们示范演唱,开一场元曲的“个人专场演唱会”;一位年近70的老先生竟然在与我们闲聊的时候提到一本我们都没看过的90后网络小说;还有一位平时和蔼低调的老师其实“执著得可爱”,自从她发现自己家里的烟囱里住进了一窝鸟儿之后,就不再开伙做饭,每日来学校吃饭,其余时间都和鸟儿们同住在一个屋檐下。

还有很多时候,我们会聊老师的老师们,那些被称作“先生”的学术大家,那些我们常常在学术著作和论文集中看到的名字。有一次我们说起一位老师在上课时说到的王力先生的故事,“我的老师王力先生……”一个室友学着那位老师的口吻,转述他的话。那一瞬间,宿舍里所有的人都沉默了,向往之情溢于言表,突然之间,一种神圣感从心底油然而生,第一次觉得,“传承的使命”离我们也这样的近,我想,有些同学的学术理想大概从这个时候起就在心里发了芽。

有时,我们的卧谈会也充满感动与慨叹,有一天,一个室友说今天上课的先生病了,讲课时一直在咳嗽,眼睛里布满红血丝。那是一个冬天,讲着讲着,老师突然说把教室门打开吧,“通通风,要不容易传染你们”,过一会他发现第一排的几个同学似乎有点冷,就很是不好意思地低声念叨着:“冷了呀”,于是把门关上,然后从自己的书包里拿出一个大口罩戴上。听到这,我鼻子有点酸,脑海中立刻浮现出老先生背过身去在黑板上写字的背影,这位先生的课我本科时也听过,最有特色的地方就是他的板书,工工整整的繁体字,竖版,像字帖一样,每节课都能写满整整一个黑板……

鲁迅先生曾在回忆章太炎的文章中说过:“先生的音容笑貌,还在目前,而所讲的《说文解字》,却一句也不记得了。”读到此间,不禁莞尔,但与此同时,一股温情涌上心头,天下做学生的大抵都是如此,先生们的音容笑貌、轶闻传奇最为我们津津乐道,他们的学术风骨、人格魅力更是永远不能忘怀。在卧谈会上聊得火热的故事,不像上课时严肃郑重,而让我们备感亲切,尽是温情,就好像在聊着我们最熟悉的亲人、最尊敬的长辈。每当回想起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我总是觉得,有老师们在身边,才是身为学生能感受到的最大的幸福。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网友担心“老师”一词被喊滥 需教育部门引导

2014-09-09 15:33阅读

手把手教你一眼认出大一新生妹纸 大学生:看醉了

2014-09-09 10:30阅读

高三男生与女同学早恋产下一子 学校称无责任

2014-09-08 10:38阅读

让青春梦想与中国梦一起飞翔

2014-09-07 15:11阅读

出生仅两天的早产儿用双肾让13岁男孩获新生

2014-09-06 10:42阅读

记者调查校园周边小零食 样品糖精钠全部超标

2014-09-05 16:41阅读

高校强迫新生办指定手机卡 不办无法使用饭卡

2014-09-05 09:3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