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有什么用?——体制外单位利用率较低
人事档案本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在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记录和反映个人经历、德才能绩和工作表现,个人身份、学历、资历等方面的重要依据。毕业生的人事档案由其学籍档案转化而来。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毕业生档案由于内容单一,体制外的单位利用率较低。
高校毕业生学籍档案里装有普通高考考生电子档案、高等学校毕业生登记表、大学学习成绩单、党团材料、奖惩材料、学生体格检查表、报到证等文字材料。
不少用人单位负责人表示,这些材料不能全面反映毕业生的个人情况,比如托福、雅思等英语考试成绩、个人信用情况等信息,都不能反映;另外很多表格都是学生自己填写,学校负责盖章,真实性很难把握。
于是这直接造成了很多用人单位不再看毕业生档案的后果。
吉林省人才市场档案管理负责人表示,对于非国有单位,工资、职务都由单位内部自行确定,只有变动工作调到国有单位,档案才直接关系到个人的切身利益。
此外,一些人才市场长期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士表示,纸质档案不易保存,浪费了大量纸张,档案转接还要花费不少的费用,不仅仅是档案管理机构有负担,也给毕业生增添了经济压力。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