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状元笔记”的曝光引发舆论热议,也让部分专家和民众担忧,如果继续炒作过热的“状元经济”,会让高考压力下已经偏失的价值标准愈加失衡。合肥市市民汪宇表示,“状元经济”的兴起与社会的“状元情结”密不可分,“唯‘状元’论、唯分数论的思想依旧根深蒂固,值得所有人反思。
“状元笔记”“状元保健品”— 高考压力催生“状元经济”引发社会担忧
最近,开学即将升入高三的合肥市中学生王一楠周围充斥着“状元”商品:高考状元笔记、状元房出租、状元保健品、状元上过的教育机构和用过的电子教辅商品等。
“从暑期补习班下课准备回家时,我经常接到相关的传单。”王一楠说,“周围有很多同学和家长购买相关的商品,我妈妈也给我买了一套状元笔记。”
在淘宝网首页输入“状元笔记”,显示出现了上万件商品。其中有,安徽省高考状元笔记、衡水中学2014年高考状元笔记、黄冈状元笔记、哈三中状元笔记……这些笔记近一个月的成交记录在100件以上的不在少数。除了影印的手写版笔记以外,还有各种电子版、照片版。
而近日多位高考状元向媒体回应,他们从没有出售过笔记,网上的商品也并不是他们的笔记。
假“状元笔记”的曝光引发舆论热议,也让部分专家和民众担忧,如果继续炒作过热的“状元经济”,会让高考压力下已经偏失的价值标准愈加失衡。
高考结束后,高考状元成了企业、政府、学校等各方追逐的对象,重奖事例屡见不鲜。中国青年报近日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8.3%的受访者反对重奖高考状元,61.6%的受访者认为地方政府奖励高考状元是把“状元”当成地方政绩。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