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赴美带薪实习 只是“看起来挺美”(3)

2014-07-17 18:04  钱江晚报

记者调查

赴美带薪实习

做的大多是端盘子、洗碗的工作

赴美带薪实习,究竟是去干什么?

王瑞说,出国前,除了一次性付给中介公司“朗阁”18000元中介费外,她还要承担办理交流访问签证等的相关费用,以及来回的机票。另外,在国外的衣食住行等一切费用,都得自己承担。

和王瑞同批去美国的宁波学生,一共有6个人。他们办的都是“交流访问签证”,最长期限4个月。

和她一起的一位同学,倒是找到了工作,在一家肯德基打零工,每小时工资7.5美元,刚刚够养活自己。王瑞打听到,每年众多去美国实习的中国学生,大多都是做一些端盘子、洗碗的苦活,根本得不到锻炼。

记者通过王瑞的朋友,拿到了她在出国前,和中介签订的合同。在这份合同中,对于到美国后干什么,并未明确说明。

不过,其中有一条“特别告知”是这样规定的:

基于美国政府相关的法案规定,所谓的暑期赴美带薪实习项目的实习岗位必须依据暑假时间安排,最长时间不超过4个月,所以必须是短期实习,即无需专业技能培训即可上岗工作,并能尽快融入企业。所有岗位均为基础性、入门级工作,并且多就职于服务类企业中。工作都不轻松,需要申请人积极努力、认真负责,勇于克服困难,承受压力。

中介方承诺

如工作疏忽造成损失

愿担责赔偿

王瑞说,在赴美国之前,自己的这趟旅途就有了不好的迹象。

今年5月底,她收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一家公司的邀请函,同意她去实习。不过,事情很快出现变数。6月初,王瑞接到中介通知,自己实习的地点,改到了美国马里兰州。

然而,等拿到签证,买好机票,准备出发了,青岛朗阁方面又来电话,让她再等一等。原计划星期四出发,机票只要4000多元,改到周末出发,机票价格涨到了1万多元。

到了美国,原本说好接机的人,却一直没有出现。“他们只给了我一个工作的地址,连住哪儿,都不知道。”在完全陌生的美国,王瑞的慌乱,可想而知。

昨天,记者采访了青岛朗阁一位姓王的工作人员,他解释说,王瑞等人抵达美国时,正逢美国的独立日,“那边政府部门都在休假,没办法办理入职所需的社保卡。等办好社保卡后,那位原本联系好的雇主,又去休假了,所以没法及时安排王瑞等入职。”

另外,最早和王瑞接触的、一家自称是青岛朗阁宁波分校——宁波市江北区申江外语培训学校的吴校长接受了钱江晚报记者采访。

吴校长说,他们开设“赴美带薪实习”项目已经三年了,以前确实因为种种原因,出现过问题。但主要是由于学生出国后,无法习惯当地的打工环境,不满工作安排造成的。

就王瑞的遭遇,这位吴校长说:“如果是我们的工作疏忽,造成了学生的损失,我们愿意承担责任,并进行合理的赔偿。”

中国驻洛杉矶领事馆早有提醒

赴美带薪实习纠纷多

应慎选中介

早在2012年,中国驻洛杉矶领事馆负责侨务的官员就曾对媒体表示,美国国务院推出的赴美带薪实习项目,旨在帮助外国人了解美国社会文化与价值观,但该项目引发了众多纠纷。有部分实习生甚至以此为跳板,赴美后申请调整身份,找到一条“出国的捷径”。

该项目的美方中介机构,必须为注册的非营利机构,须经美国国务院、移民局多重审核。但在中国大陆寻找合作伙伴时,没有深入调查,因此中方中介难免良莠不齐。

一些中介机构利用中国学生赴美带薪实习的旺盛需求,一心只顾向美方推荐学生,根本不承担任何组织方面的义务。同时,海外带薪实习项目是一个短期实践行为,不在留学范围之内,我国目前还没有对前期推荐资质设立正式的准入门槛。

往往,实习生到岗后才发现是做食品加工、清理垃圾、开缆车、翻译、导游等非技术性工种,感觉“受骗”从而引起的纠纷层出不穷。

对此,中国驻洛杉矶领事馆建议中国学生选择出国实习时,应慎重选择中介。

本报记者 王健 本报见习记者 王凯艺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日本新工作制度不看工作时间长短 看效益

2014-07-17 17:09阅读

校车司机突发病身亡 出事前踩刹车护七幼儿安全

2014-07-17 10:32阅读

考生志愿被老师擅自修改无法改回 涉事者被免职

2014-07-16 16:00阅读

倔娃被妈妈打生气玩失踪 民警通过监控将其找到

2014-07-15 16:00阅读

西安文理学院召开《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教师教育专业发展与课程改革》研讨会

2014-07-14 17:00阅读

哈尔滨一小学学生被强制转校 家长不满引冲突

2014-07-13 18:20阅读

西安市教育局群众宣讲走进临潼传递正能量

2014-07-11 17:0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