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打电话,妈妈第一句话就是“是不是没钱了”
老师:我每年带父母出游
总结:及时尽孝,不要等到来不及才后悔
蔡老师的大部分学生是外地人,平时跟父母都是打电话联系,有时一两个月通一次电话。
“班上一个男同学,平常都是生活费用完的时候才给父母打电话。他告诉我,有一次他遇到了挫折,心情不好,突然很想爸爸妈妈,就给爸妈打了一个电话。电话刚刚接通,还没开口,电话那头的妈妈马上就说‘是不是没钱了,要多少?给你打……’听到妈妈这句话,男同学很难过,开始反思自己,与父母之间的交流仅仅停留在生活费上了吗?”
每个学期开学,第一堂课上蔡老师都会问学生们在假期干了什么,有没有出去旅游,跟谁一起?答案是:80%外出旅游都是跟同学朋友,只有20%的学生选择与父母一起旅游。有个学生很喜欢旅游,一有假期就约上同学穷游。每到假期,父母打电话来问的不是什么时候回家,而是这次去哪里。大三寒假,她回到家,父母整理老照片,还用字条写上哪一年、孩子几岁、在哪里游玩的便签。
“她翻着照片,发现初中后就再也没有全家出游的照片,而且照片上自己不是被爸爸扛着,就是被妈妈抱着。转眼一看,身边的父母两鬓花白。她突然意识到父母老矣,第二天订了三张去上海的票,带着父母去旅游。”
蔡老师说,尽孝不一定是要带父母去旅游,可以是为父母做饭,洗脚,陪他们说话聊天,“我现在每个星期至少有两天会带着儿子、老公回家陪父母吃饭,看电视,每年全家一起出游。及时尽孝,不要等到来不及才后悔。”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