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余时间是否忙碌
社会实践,他们在忙些什么?
调查显示,超过65%的大学生参加了学校的社团活动,超过53%的大学生有社会兼职打工经历。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的付晚秋原来是班上的班长,自从与同学合开了外卖快餐店后,便主动辞去了班长的职务,“因为自己时间变得非常紧张,根本没有时间再去负责班上的事情了。”他告诉记者,自己和同学根据上课时间岔开来照看生意,如果自己负责,一天至少要4个小时以上。“当初就想着课余时间多,老是想上网玩游戏,还不如自己做点什么。这个事情虽然很累,但最后逼得自己学习合理地调配时间,锻炼了自己的毅力,也增加了创业的经验。”但是对于未来是否考虑以目前所做的这个事情来创业,付晚秋表示首先不考虑开店,但这也是一条以后可以走的路。
大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社会实践已经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调查显示,超过65%的大学生参加了学校的社团活动,超过53%的大学生有社会兼职打工经历。大学期间除了学习课本知识外,社会实践也必不可少,而校外的实践更是接触社会的重要途径。对于社会兼职的目的,大学生们认为主要是为了锻炼能力,接触社会和补贴生活。
西北政法大学的周稚喆和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的李莹在校外盘下了一家门面,合开了一个手工酸奶店,每天要从凌晨3点开到晚上八九点,由于资金有限,全部由自己来打点。当时不敢给家里人说,怕家里人不同意,就自己借钱凑店面租金和设备费用,所以资金周转受到很大限制。“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还会这样选择,还是想趁年轻多折腾一下,敢想就要敢做。”李莹说,“只是自己学的不是相关专业,没有相关经验,也不懂营销,全靠自己摸索,所以中间吃了很多亏。”
陕西师范大学的张龙相比而言对自己的兼职有更明确的思路。在课余时间曾经做过餐厅服务员、学生家教等工作的他,目前主要在一家少儿培训机构做培训老师,“我很喜欢做少儿播音员培训这份工作,我学的是播音与主持专业,对我来说这也算是一种专业的实践和锻炼,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在课余也得到了巩固和提高。”张龙同时也在文化传媒公司做一些文案策划等工作,他说:“我现在对兼职有自己的选择,都是跟自己专业比较对口的,对专业发展没有促进的我就不会去做了。”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