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神器”让教师担心家长忧心
据“爱辅导”公司提供的数据,软件有注册用户80多万,注册老师2万多,学生用户中初中生占据主体,大概有40%左右,高中生和小学生的使用量相当,约占据30%。目前,爱辅导各种客户端的下载总量已经达到120万。
在“解题神器”受到学生追捧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家长和教师的担心,其中最主要是对辅导软件质量的忧心。在采访过程中,很多教师对记者反映,这些“作业神器”软件像是一种变相的课外辅导机构,只不过换了一种形式,唯一的优势就是收费比较低。“这类软件严格来说只是一种网络学习交流平台,与教育网校、教育机构网站不同,前者只是通过互动交流的方式,帮助学生解答零散的问题,并没有开设课程进行办学,所以不需进行教育资质的审核。”对没有门槛任何机构都可以操办的现象,很多教师并不认同。
山东德州第一中学的李霞(化名)告诉记者,由于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还未听过学生用这种软件,但是她对这种软件表示了忧虑:“我实际了解了一下,发现它们的解答准确率没有那么高,如果是错误答案反而会误导学生。另外,很多题目只给结果没有具体解题过程,很难让让学生有真正的进步。”
与李霞相同,多数老师为“解题神器”投了反对票,成都市田家炳中学刘群英老师告诉记者,她也是从媒体上知道了“解题神器”是怎么回事。后来她在班上随机做了一个调查,发现知道这个软件的学生并不多,她表示,“肯定对学生不好,就跟抄作业没什么两样,学生一旦形成依赖后,就会放弃思考,无益于学业提高。”
对待“解题神器”的态度,很多家长坚定地与老师结成了“统一战线”。来自上海市杨浦区的陈女士对记者说,“孩子还小,肯定没有那么好的自控能力,有了这个软件,怎么保证考试中不用这个软件作弊?”天津家长孙先生坦言,孩子长期使用此类软件,就会产生依赖侥幸心理,遇到不会做的作业,都直接从网上寻求答案,老师和家长就不容易了解到孩子知识掌握的真实情况。广州的杨女士也有相同的担忧,她认为,“解题神器”就其本身来说,也许一方面会对一部分学生起到帮助作用,但它同时也容易滋长不劳而获的惰性,长此以往就会养成对网络和外界的依赖性,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并有可能动摇学生对学习“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信念,因而从长远来看,将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在大多数家长忧心忡忡的情况下,也有家长对这种软件的流行表示理解,北京的李先生认为,如果只是询问难题,自己还是会同意孩子用。李先生说:“现在孩子的学习压力大,知识越来越多元,遇到难题可以使用‘神器’,当然,天天用肯定是不行的。”
面对家长和老师的忧虑,软件公司有自己的说法。“爱辅导”行政总监刘标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的答疑软件,基本是学生把问题拍下来提交,在线老师看到题目后把解题过程写下来传给学生,这和学生看练习后面的参考答案其实一样。如果线上互动做得好,就像老师和学生面对面讲解。”“问他网”开发商广州百田公司副总裁李伟也说:“我们相当于一个助手,在学生遇到难题时帮助他去解决。当然,用好了是解题的神器,用不好就难免变成作弊‘利器’。”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