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的苏立辉提及,来到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工作时,人事处安排他到殡仪学院任教,他条件反射般地回了一句:可不可以换一个?
“但实际上我一直没有换,慢慢有了职业认同感。很多人都是从开始有想法,到两三年中接受现实,最终认同并融入。”苏立辉说,没来前认为这些学生肯定是老弱病残的多,其实更多的是帅哥美女,心理很阳光。
据悉,虽然学生就业只能去殡仪馆,方向较为单一,但行业人才需求量极大。全国近1200多家殡仪馆每年人才缺口为8000人左右。因此,学院毕业生极为抢手。
钟启顺称,学校的殡仪专业自开设以来就没有扩招过,基本保持每年700~800名学生的规模,如此可以保证每个学生毕业有两个以上的就业机会选择。“现在全国有300多个馆、园的负责人是我校的毕业生。”钟启顺说,学生们的待遇不差,干得好的月薪上万元也不少见,真正麻烦的是职业带来的生活压力:无人理解,没有朋友。
与季烁红同在嘉兴的几个同学中,牛吉胜每次干完工作就洗澡,刘洋则靠外出购物来平复心情。“久而久之,朋友们都离开了,只剩下同行为伍。”季烁红哭诉道。
据了解,从事这一行业学生的婚姻多是同一单位内部组合,而找其他职业的则往往几经波折。2014年春节前,一位殡葬师与长沙某医院的护士谈婚论嫁时遭遇了女方父母的坚决反对。无奈之下,只好求助湖南一电视台的交友栏目,专门办了一期“白衣天使爱上黑白无常”的节目。
在媒体的劝和下,女方家人终于点了头。
一位90后入殓师称,职业带来的社交压力让他不胜其烦,以至于每次工作完,他就习惯性地刷微博。“常有网友问,干这行是不是脑子坏了。我回复,老子干这行很自豪。”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