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八旬老人自拟字谜两万余条?魅力汉字入谜来

2014-03-18 17:17  浙江日报

“为此双泪落,东西两相思。”这是嵊州一位86岁老者张发源创作的字谜,你能猜到这是哪个字吗?

这位八旬老人痴迷制谜,被人称为“制谜达人”。在他看来,猜谜不仅可以锻炼大脑,而且创作字谜的过程也是研究汉字、挖掘汉字艺术魅力的过程,“它可以给我和家人带来很多快乐。”去年,他历时6年创作、收录17000余条字谜的《就字论字》付梓出版,如今正着手写第二本字谜书。

今天一大早,刚踏进张老的家,就见书桌上整齐地码放着写了一半的字谜卡片。翻开卡片,清秀的小楷、精炼的语言以及巧妙的解读方式,吸引人一“猜”究竟。

“我年轻时搞过文字工作,1989年退休后便喜欢写写书法,而爱好字谜已有很多年了。”张老向记者介绍自己创作字谜的经历,头脑灵活、吐字清晰。

上世纪70年代,张发源是嵊县(现嵊州市)越剧团团长,带领剧团下乡演出是常有的事。在那个没有电视、电脑的时代,人们演出后唯一的消遣方式便是围坐在一起讲笑话、做游戏。有一次,为了打发漫漫长夜,越剧团的一位成员便给大家出了一个字谜“春雨绵绵,妻独宿”,打一个字。

“从未接触过字谜,从哪里下手都不知道,那一次大家真的被难住了。”张老回忆起来,一边摇头,一边笑着说,“那个字我想了两个晚上,终于想到了,原来是最简单的‘一’呀。”猜这个字谜得抓住一个关键字“春”,第一句话阴雨天没日头,第二句话表明夫不在,这样一解剖,“春”字就剩下了“一”。

这一次,被张老视为接触字谜的启蒙经历。他觉得,只要找到窍门,字谜似乎并不难。从此,他一头扎进了制谜的海洋。买字谜书籍,学习别人如何制谜;收集资料,将汉字偏旁部首分门别类;参考新华字典,自制字谜工具书……他的外孙女写过一篇日记《外公入“谜”记》,这样写道:“外公入‘谜’症状一:谜书累累,症状二:冥思苦想,症状三:滔滔不绝。开方:此症无特效药,只有顺其自然。”俏皮的语言颇为形象地描述了张老痴爱制谜的小故事。

翻开张老自制的字谜工具书,每一页上都有红、蓝、黑三色笔迹,“目前我已收录了一万多常用字。”他向我们介绍,创作一个字谜,首先要写出谜底,然后再查找资料,写谜面。从原来每天创作一两个字谜,到如今每天坚持创作30多个字谜,他已自拟字谜两万多个,仅“一”字就有160条谜面。

“中国汉字是非常优美的,每一个字背后都有一个典故;中国汉字是艺术,制谜的语言便是这种艺术的表达。制谜不仅充实了我的生活,也让我能更好地研究汉字。现在我每天坚持创作新字谜,争取两年后第二本字谜书问世。”张老一边向记者展示自己新创作的字谜卡片,一边笑着问记者:“开头的字谜猜到了吗?”

就是办法的“办”。 记者 刘慧 通讯员 赵静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六年级女生出走会网友?穿越四省行程2000多公里

2014-03-18 15:56阅读

武大校园惊现野猪 学生目睹其撒欢“赏樱”

2014-03-18 11:46阅读

职称计算机考试“模块”过时遭吐槽 XP仍为考试内容

2014-03-17 17:47阅读

聚焦专职“陪产妈妈”:一个眼神让产妇安心

2014-03-17 11:56阅读

85后西安小伙国外创业 肉夹馍臊子肉走俏韩国

2014-03-16 11:34阅读

自主招生面试辅导火爆 天价辅导班1学时1000元

2014-03-15 09:43阅读

校园“早起联盟” 能否拯救大学生“熬夜一族”?

2014-03-14 09:42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