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校园“早起联盟” 能否拯救大学生“熬夜一族”?

2014-03-14 09:42  工人日报

本应是万籁俱寂的深夜,不少学生宿舍依旧灯火通明。学生们忙着各自的精彩,读书、网聊、游戏……如今,大学生晚睡是不争的事实,夜间睡眠拖延症滋生了众多起床困难户。记者通过调查发现,在大学校园里,总会有一大批踏着第一节课的上课铃声冲进教室的人,不少大学生甚至索性放弃第一节课。在大学课堂上,总有几个同学趴在桌上“梦见周公”。

相比中小学的严格管理,大学课程要求相对较松,失去了外部的强制监督管理,自我管理能力差,导致不少大学生成为“熬夜一族”。

“早起联盟”拯救“熬夜一族”

武汉理工大学的部分学生,日前发起了成立了一个“早起联盟”组织。组织者希望通过活动,督促学子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该组织主要通过QQ群进行交流,每天晚上十一点,成员就会相互提醒应该睡觉了。所有人的QQ都变为下线状态。而早上七点就会相互打电话提醒该起床了,有时还会相约一起去吃早餐。短短一周的时间吸引了近500名学生参加。

记者采访了解到,为拯救“夜猫子”、“起床困难户”,武汉不少高校的大学生都自发成立了早睡联盟、早起协会之类的组织,如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等学校,也都有类似起床协会的组织。

“早起联盟”的创立者之一,武汉理工大学姜震说,大学里的“夜猫子”、“起床困难户”很多,号召大家正常作息是第一步。之后,他们还想在微信上创建一个公共号,让同学早晨相互打电话叫起床、晚上发短信督促早睡。住得近的同学还可以相约一起去吃早餐。

武汉理工大学读大二的林立说,自己上大学后一下子放松了,经常晚上12点后睡觉,自从加入“早起联盟”以后,每天不到晚上11点就提醒自己该进被窝了,早晨早起后感觉一天都有精神,上学也不再昏昏欲睡了,希望自己能坚持下去。

不少被访者看好“早起联盟”,因为是学生的自发行为,一些受访者还认为这是大学生之间正能量的相互影响。“早起联盟”的受捧,说明不少大学生有强烈的自我完善意识,一些家长十分乐见这种情势。

孩子在武汉理工大学上学的杨女士说,孩子上大学后,就没有了正常的作息,这让她很担心,不知道孩子在大学都干了些什么。自从知道大学有“早起联盟”后,自己的心落地了: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对个人学习事业都有莫大的帮助。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为了让学生身体越来越好 体育老师留起书面作业

2014-03-13 17:47阅读

大学生挂床帘“避世”空间 为了逃避人际关系窘境?

2014-03-13 12:44阅读

教授14年面容无改 网友:做实验时可以吃炸鸡和啤酒吗?

2014-03-13 09:46阅读

陕西今年招2880名公务员 基层岗位数量占九成

2014-03-12 13:34阅读

海归调查:就业最为困扰 纠结投入与产出难成正比

2014-03-11 16:33阅读

西安交大每个班培训一名救护员

2014-03-11 09:32阅读

大学生没完成寒假实习 网购假实习证明应付学校

2014-03-10 12:5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