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六成家长会屏蔽负面新闻 专家:屏蔽教育太极端

2014-03-16 09:13  武汉晚报

一位妈妈怕孩子接触过多负面信息不好,干脆把家里的有线电视都停了,采用“屏蔽教育法”;另一位爸爸为了增强孩子的“免疫力”,专门把一些负面新闻整成专题给女儿看,采用“危机教育法”。两天来,本报对这两位家长截然不同的育儿方式进行连续报道,被凤凰网、人民网等多家门户网站转载,引起数万名网友热议,家长们纷纷审视自己的教育方式,并致电本报,对“该不该让孩子接触负面新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两方网友展开论战

昨天,记者在一个家长QQ群里发起微调查,不同父母对此看法不一。

网友“飘雪”认为,孩子的心灵还是一张白纸,童年本就应该是纯净的,尤其是小学阶段,应该尽量少接触负面新闻,否则对他们的性格塑造不利。

网友“芳草”则认为,应该让孩子接触,这就如同一支注入孩子思想内的疫苗,疫苗虽也是病毒,但是可以防止更大的、毁灭性的病毒伤害到孩子。

参与调查的41名家长中,有25名家长表示“不反对孩子看负面新闻,但会把关,让负面新闻以合适的方式呈现出来”,占六成左右。有10名家长表示“顺其自然”最好,不会刻意让孩子看或不看。有3名家长赞同张先生的做法,认为“故意将与孩子相关的负面新闻提出来给孩子看,这样教育效果更好”。

也有3名家长表示,尽可能让孩子不接触任何负面新闻,认为负面新闻对孩子良好“三观”的建立弊大于利。

专家提倡“自然而然”

湖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胡远珍表示,这两种教育方式都比较极端,并不是塑造孩子良好身心的最佳办法。其中,“屏蔽法”是过于忧虑了,客观世界原本就是由光明和阴暗两个方面组成,如果只让孩子接触光明的一面,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变成温室的花朵,当人生的挫折到来之时,他会十分脆弱、不堪一击。而“危机法”呢,又容易放大社会的阴暗面,可能会导致孩子的早熟。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思考的过程,父母的角色是带领孩子去认知这个多元化的世界,而不是有选择性的给孩子看些“片面真实”的新闻,这在无形中会剥夺孩子对某些信息的获取,或者将自己对这个社会的不安全感强行灌输给孩子。关于对负面新闻的处理上,最佳的办法是“自然教育法”,就是让孩子去自然而然地接触这个世界,当他有疑问时,家长去解释,去引导,“如何看待”可能比“看到了什么”更加重要,适当的负面信息如同种入孩子体内的“牛痘”,没有免疫不行,过度免疫也不行,顺其自然最好。

部分网友意见摘录

@鱼米香:外部保护、包括父母的保护,总会有疏漏和局限,增强小孩自己的危机判断意识和提高危机处理能力才是王道。我也这么做过!

@苹果:这位爸爸有远见。若要效仿,还有很多细节我们得好好琢磨。让孩子接触负面的同时,不要忽略了给其灌输正能量。

@小小:小孩子嘛,不光要让她知道这个社会有好的一面,坏的一面也是要让她知道的。

@木棉花开:我女儿14岁,我也会让她看一些新闻,正面负面都看,并让她发表自己看法 ,当然,有些我会解释给她听,她现在还是很单纯很阳光。其实让孩子早点正视社会是有好处的,如遇到不好的事,她会有自己的应对方法。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江苏射阳学生非正常死亡排除他杀 家长获16万补助

2014-03-15 15:14阅读

西安新增5家三甲医院为幼儿进行进行免费检查

2014-03-15 08:33阅读

校园“早起联盟” 能否拯救大学生“熬夜一族”?

2014-03-14 09:42阅读

西安两幼儿园违规给孩子吃药 3名责任人被刑拘

2014-03-13 16:39阅读

老人办学从教50年?70多岁仍为学生当心理医生

2014-03-12 16:27阅读

香港大学启动内地本科招生工作 各省市不设名额上限

2014-03-12 11:20阅读

大学四年课程“前紧后松” 学生成麻将室常客

2014-03-11 15:1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