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家庭教育如何传承优秀“家风”(3)

2014-02-25 09:40  陕西传媒网-陕西日报

如何培养好“家风”

家庭作为社会最小的单位,家风不严,则民风不正;民风不正,则政风、官风不正。如果为官者从小就能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为官就可能会一身正气;相反,缺少家教和规矩的孩子长大后无论干什么事情,往往都会出现偏差,不按社会常理出牌,没有社会公德。

那么,如何培养好“家风”?如何从家庭教育入手,让好“家风”代代相传?采访中,几位专家一致提出了他们的建议:

首先,家长们应该向传统文化中寻求精神的力量,重视自身的学习和文化素质的培养。身教重于言教。“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是《红灯记》里的唱词,包含了人的成长与家庭环境、家风、家规的关系。所有成功人士的优秀品质——比如自立、拼搏、刻苦,比如仁义、助人、涵养等等,常常可以从他们的家庭教育中找到根源。因此,家长们应该摒弃功利心,静下心来修身养性,从《颜氏家训》、《朱子家训》、《弟子规》等古典书籍中寻找做人的智慧,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为人处世的方式,并努力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为孩子做出表率。

其次,家长要转变观念,变成才教育为成人教育。唐翼明教授说:现在一个最大的误区是忽视了德育,忽视了道德品质的教育。一个人受教育的基本目的就是要把这个人变成一个真正的人。所以,不仅在知识方面要教育他,更重要是在人格上、道德上给他一个良好的教育。中国古代有一句话说“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为大学的教育目的就是让人变成一个真正的、堂堂正正的人,让他明白应该明白地做人的道理,使他达到完美的程度,强调的并不是知识和职业训练。我们现在的教育走进了误区,比如一位青年考大学,首先考虑我要报哪个系,哪个系好读,哪个系将来毕业好找工作,哪一种职业赚钱赚得多又不累,学校注重这个,家长也注重这个,孩子们自己也注重这个,这就是极大的误区。孩子要成才首先要成人。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即使有再高的职业技能,也不能使之发挥真正的作用。

最后,要重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与沟通,双管齐下,目标一致,才能使“家风”建设落到实处。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附属小学,就经常通过开展一些校园文化活动,将道德品质教育融入活动中,潜移默化地给孩子一些影响:重阳节开展小记者调查活动——“听爷爷奶奶讲那过去的故事”。通过听长辈讲故事,了解过去的历史和昔日长辈们艰苦的生活以及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使孩子们更加珍惜我们当前的生活,增强了孩子们应对困难的决心。中秋节时,学校开展“月到中秋分外明”温馨家庭摄影活动,让孩子们自己用相机摄下中秋家庭团圆、其乐融融的景象;三八妇女节时,学校还开展“把爱献给辛苦的她”,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去捕捉家中女性长辈们辛苦的瞬间,让他们学会感恩。

诚然,好“家风”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养成的,它是如春雨一般“润物细无声”的默默教养,是长期的耳濡目染,自我约束,自我提升。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社会的每一个人,都是好“家风”的传播者和缔造者,每一个人的每一个行为方式和价值理念,都有可能影响自己的家人、同事、邻居、朋友。所以,从自身做起,传承优秀的家规和家训,修正自己的行为准则,共同为促进社会风气好转,促进国风民风的清正以及正能量的传播而付出努力。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开展新学期“法制教育第一课”

2014-02-24 17:12阅读

西交大医学院迪拜留学生:做中国最牛留学生

2014-02-24 16:17阅读

大学爱情课首秀引关注 84个名额实际报名近500人

2014-02-24 08:21阅读

陕西商南官方否认两所中学领导相互公款宴请

2014-02-22 09:32阅读

瞬间变“土肥圆” 八成女生称不愿跟美女合影

2014-02-21 10:22阅读

78.4%受访者认为小家庭时代也应重家风传承

2014-02-20 10:27阅读

校长向800多家长发短信 因下雪到校时间可延迟

2014-02-19 15:1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