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
“90后”喜欢先择业再就业
既然自信不足,正常逻辑是好好沉淀多磨炼,可85、90后为何偏偏反其道,频繁跳槽呢?
在《报告》中,跳槽的原因出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虽然,“薪酬”与“晋升通道”仍是居首的两大要素,但尾随其后的“工作不开心”和“工作与生活严重失衡”两大原因在加重分量,分别占比为45.2%和38.97%。
3年前,在90后还未加入职场时,企业(工作)软实力还未能构成白领跳槽的重要原因。2011年,智联招聘发布的跳槽报告中,“工作环境”与“企业文化(氛围)”只占8.7%与8%,而“工作时间”的影响更是微乎其微,仅有4.5%。
“这是90后、85后加入职场带来的变化,促使软实力占比大幅提升。”智联招聘市场部经理邵静认为。
在她看来,90后更关注自我,关注自我的感受与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一旦工作不开心,影响到生活品质了,就会产生对工作的负面情绪。
互联网浪潮下成长的90后,天然有着信息敏感。在就业前,他们就已形成一套自我的价值体系。
“他们更倾向于先择业,找一份喜欢的工作,而不是先就业,将就一下。”邵静说。跳槽过程,就是一个在不断寻找的过程。“一旦找到喜欢的了,一定会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
案例
2年4份工,只为找到合适的“它”
90后的小伍,有着与年龄不符的老成。毕业2年,换了4份工作。别急着下结论,跳槽背后,有他自己的思量,他知道自己要什么。
2年前,杭州人的他,只身去上海。他想趁年轻,闯出一片天。头一份工作,是在一家世界500强的跨国企业工作。听着还不赖,但只有先实习的岗位。
1600元一月的工资,在什么都金贵的上海,只有自己知道过得有多艰辛。“一个单间一张床,还与一个男生合住。一月的交通费,就要三四百元。有时,一天只吃一顿方便面。”
不适合,就走。他辞职了。凭借着网络工程的专业背景,他又找到了一份工作,一家专做电子发票的企业。虽然工资涨了些,可2000元一月,仍是杯水车薪。
那年过年,妈妈不让他走。“上海的日子,真的太苦逼了。”他感慨。回到杭州,他与两个朋友一起创业:注册网站,做服装代理。
“最开始那会儿,每人一月只赚800元。”他自己都笑了。后来,生意渐好,一天净赚六七千元。
可在此时,他退出了。
有一朋友,自营一家咖啡厅,希望小伍支援。他过去了,没多犹豫。有朋友说他傻,摆着好生意不做。
可他,并不这么看。“不适合我的,不会坚持太久。”他说。电商的未来,他并不看好。
不过,之前电商的身份,给了他实战的经验。他还想,接触更多的行业与实体经营。他打算,今后,与自己喜欢的人一起,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店,不求大富大贵,只求衣食无忧,开心就好。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