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以往大学新生不同,柏洋的大学生活是从手机客户端开始的。
去年暑假,北京邮电大学13级新生柏洋在录取通知书中发现了一枚“青梅”客户端的二维码。扫描安装后,柏洋发现客户端内不仅提供了详细的入学咨询,还有“学长帮帮忙”、“找老乡”等互动版块。
“我被分到哪个宿舍楼?”“卫生间什么样?”……柏洋对新校园的疑问得到了师兄师姐“有图有真相”的解答。还未入学报到,他便对新校园了如指掌。
“现在的大学生几乎离不开手机。”云南民族大学学生郁志豪曾在云南呈贡大学城7所大学中抽取500名大学生进行手机使用的调查,在487份回收问卷中有97.1%同学使用手机,其中近88%的大学生使用智能手机。
除了打电话、发短信、玩游戏,大学生用手机还能做什么?
背单词、查成绩、找自习室,订快餐、买水果、卖二手货,找床友、群聊夜话……随着智能移动终端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各类与大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手机客户端、微信服务号成为大学生的新宠。而如今的大学,正在“低头族”学生的指尖上悄然发生着改变。
校园助手一点即可
在学生总数约两万人的江南大学学生刘棉是 “华中大校园通”客户端的“忠实用户”。学生只要通过客户端一键登录校园无线网,就可以随时随地查询教学、机房、成绩等校内信息。而刘棉常使用的微信服务号“微信水果包”,还提供了送水果订货进宿舍的服务。
目前,校园客户端、微信服务号成为大学生校园生活的必备助手。刘棉向记者介绍,仅华中科技大学就有“掌上华中大”、“华科送餐宝”、“华科自习帮”、“华小科”等十余种校园APP和微信账号,而这些服务多由学生团队制作运营。
随着学生需求的增强,提供个性化资讯服务成为校园客户端及微信服务号新的目标。上海外国语大学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号“西索儿”就通过师生用户在官方微信绑定个人账号的方式提供了校园一卡通和图书馆定制查询的个性化功能,“消费流水查询”、“充值记录查询”、“图书馆书目检索”等均能在微信服务号上完成。
“一开始玩微信,我们的生活就改变了。很多同学不自觉地把社交软件和学习生活结合在一起了,提供相当多的功能接口服务,让日常的学习生活十分便捷。”刘棉说。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