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门 如此建议太偏激
柳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杨喆是今年“龙城元宵灯会”展示比赛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她认为,的确如同朱宁所说的那样,不少花灯是由家长或广告公司来制作的,但是就此不让孩子参与制作花灯,过于偏激了。
杨认为,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孩子通过做花灯,一方面可了解传统民俗,经过动手,让图纸上的花灯变成现实,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制作花灯过程中,如果孩子和家长能够一起携手完成,更能进一步增强亲子关系。但是,现在的家长都剥夺了孩子自己动手的权利,不妥。
杨说,现在很多家长都抱怨孩子的动手能力差,其实,做花灯就是一次很好的社会实践活动,但是家长们往往越俎代庖,把原本该让孩子做的工作全包揽了。教育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责任,也是家长的责任。现在很多家长都过于关注学生的成绩,对于像制作花灯这样的实践活动则认为是一种“麻烦”。其实,孩子就是通过一次次实践活动认识社会的,家长们应该放手让孩子来制作,或许剪刀会划伤孩子的手,或许孩子偶尔会遇到难题,但越是这样,孩子才能学会如何解决难题,慢慢成长。在杨看来,“放手让孩子成长”,这是(要求各学校各班级)制作花灯的主要目的。
记者调查 高大上花灯为难家长
关于制作花灯,很多家长都有意见。市民龙女士称,从孩子上幼儿园小班开始,每到元宵节,幼儿园就要求各班级都制作一盏花灯,如今孩子上到学前班,她已连续4年为孩子制作了花灯,每次都感到费心费力。
在龙看来,四五岁的孩子,连剪刀都拿不好,怎么去做花灯?这种活自然落在家长的头上。龙说,一开始还有家长做,但很快就全由家长自己动手或请广告公司代劳。
市民何先生对于花灯制作记忆深刻,两年前,儿子所在学校要求做花灯,因为第一次做,父子俩决定废物利用,将月饼盒挖空,安上蜡烛。在烛光映射下,月饼盒上的花纹和镂空处相呼应,体现了中国文化特有的色彩美。但当儿子将作品交给老师时,老师认为不合格,打回重新做。老师要求,花灯必须1米高,且能动能亮,用月饼盒制作的花灯显然太小了。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