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回家你会被逼问吗?怎么回答都是悲剧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华龙网1月13日13时10分讯(首席记者 白润嘉)春节将至,很多在外打拼的人都期盼着一张回家的车票。但也有些人,感觉回家“压力山大”,宁愿孤独加班,也不愿回家团圆。是什么让这些人如此“恐归”?你是不是也是这样的“恐归族”呢?
【网友讲述】
宁愿孤独上班,也不愿回家团圆
2014年春节即将来临,网友“我来了”真心高兴不起来,他不想回家。日前,他在华龙网两江论坛上发帖,“春节回家,钱包被掏空,身体被搞‘垮’,还要被逼问,简直心身俱疲。如果可以,真心希望这个节加班,这就有了不回家的‘正当理由’。”
记者联系上这位网友时,他正在五里店万丰二村租住房里上网找兼职。“找到了就不用回家了。”该网友说,他叫周知,今年24岁,重庆云阳人,大学毕业后留在主城工作。说起春节回家,周知直摇头。原来,他去年9月才换了新工作,加上房租、生活开销大,没存下多少钱,“要是回家两手空空,面子上挂不住,也觉得对不起父母。”周知说,与其这样,不如在城里找个兼职挣钱,等年后有了假期再回家。
【记者调查】
事实上,像这位网友一样,春节恐惧回家的不在少数,网友们也给这类群体起了个形象的称呼:“恐归族”。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恐归族”对家望而却步,近日,记者随机采访了20位在重庆主城工作的外地人和在外地工作的重庆人,一起来听听他们恐归的理由。
理由一:回家“成本”高 囊中羞涩不敢回
过年回家让人恐慌,采访中超过七成的受访者,都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成本”,包括出行、封红包买礼物送长辈、晚辈,各种聚会及实际开销等。
受访者宋新远给记者算了算他回家的成本账:他家住北部新区汽博中心叠彩城小区,老家在四川省长宁县,夫妻俩来回车费400元;到家了,给父母2000元红包;至于其他长辈或是晚辈,就算不送礼物,也要给压岁钱或是红包。“过个年光是送红包、压岁钱、买礼物就得四五千,全部开销起码要七八千元,相当于我一个月工资了。”宋新远说。
而像宋新远这样的成本账,记者在采访时,多位受访者都表示自己也算过,金额均在3000元以上。“如果没有年终奖,平常工资也不宽裕,这家真是不敢回。”宋新远说。
网友支招:就像有首歌的那样《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若是为了掩饰窘迫而逃避回家,父母反而容易胡思乱想更担心。与其逃避问题,不如直接面对。相信绝大多数父母都以子女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毕竟幸福是通过亲情,而不是财富来展现的。
理由二:结婚、生子、找工作 三座大山翻不过
“30多岁了还不结婚,你想干啥?”每年回家,要是家人和亲友这样问,剩男剩女该如何应对?采访中,被逼问何时结婚;何时生小孩;找了什么工作;收入如何等涉及“隐私”的问题,也成为异乡人恐惧回家的第二大理由,有五成以上受访者表示有过被问过上述问题。
“前几年问好久结婚,语气还比较缓和,最近一两年,大家的语气都变得很奇怪了。”在南京工作的重庆人刘黎萱说,她家住在九龙坡区石坪桥冶金二村。每年春节回家,何时结婚就成了她与家人间绕不开的话题。最近一两年,父母和亲戚甚至还在春节期间给她安排的多场相亲,“相不中,就念叨我要求高,然后就争论,最后演变成争吵,大家不欢而散。”刘黎萱说,去年春节,她和母亲就因为相亲吵了一架,为此她还提前回了南京。
网友支招:结婚、生子、找工作,这是为人父母最为关心孩子的几个问题,有时过度关心会让孩子压力倍增。此时,“恐归族”们应该做好父母沟通工作,安抚好父母。与此同时,也该认真思考一下具体原因,尽量想办法弥补,让父母真正放心。
原因三:走亲访友一天赶两三个场 比上班还累
被掏空钱包会心痛,被追问隐私会破坏好心情,即便没有这些顾虑,有的“恐归族”还是恐归,理由是回家太累。采访中,选择这一理由的人也超过了1成。
白领李维明就是其中之一。他从事会计工作,年薪15万,去年底,他把合川老家的父母接到了江北石马河大川水岸小区的家中一起居住。“平常工作忙,陪父母时间太少,以前每年回家,总有很多聚会,真正陪父母的时间也不多。”李维明说,春节期间,不是亲戚朋友来串门,就是老同学相约聚会喝酒,“有时一天要赶两三个场,真的累。”李维明说,春节七天下来比上班还累。今年他选择带父母外出旅游,一家人高高兴兴,既团圆也避开推不脱的聚会。
网友支招:如果觉得在家应酬太多,得不到休息,不如带上家人找个安静的地方,精心休息,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可选择较远的地方旅游。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