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记者暗访校门口另类零食像“白粉”似“手雷”堪忧(3)

2014-01-14 18:54  扬子晚报

我们问

老师不管吗?

管,不允许学生带零食入校门,发现后会进行教育

对于校门口可能会出现的这些“奇葩”零食,老师是怎样看的呢?昨天,扬子晚报记者采访了南京市滨江小学的一位胡老师。胡老师告诉记者,老师会教育孩子们不要乱买零食,主要考虑到外面的零食不卫生,不健康。“我们学校门口每天都有迎宾的老师和学生,不让学生带零食或者玩具进校门,中途上课以及课间也不能随便走出校门。”

胡老师告诉记者,万一发现学生买了上述所说的零食,或者危险的玩具,会对学生实行教育。

工商不查吗?

查,“三无”产品可以查扣,但正规厂家的“吸食”品就没辙了

泰州市海陵区工商局消保科有关负责人昨天下午接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接到投诉后,立即对学校附近商家进行了检查。根据有关规定,他们可以对无厂名、无商标的“三无产品”进行查扣,对售卖这些产品的商家进行处罚。

目前的尴尬是:商家如果售卖吸食方式不恰当的合格食品,目前还较难进行处置,只能对其进行劝阻。

专家说

外科医生:粉状颗粒吸进气管很危险

泰州市人民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专家提醒,孩子吸食的粉状颗粒食品,很容易进入气管,引起气管痉挛甚至窒息。有些颗粒还会进入肺部,时间长了会引起肺部感染。同时一群孩子聚集在一起吸食,还有可能因嬉闹而导致吸管划伤气管。

心理专家:孩子模仿力强,会受到误导

小学校门口的小卖部卖这些东西,算“小事”吗?扬子晚报记者昨天采访了南京社会心理研究专家张纯。张纯告诉记者,小学生的社会化程度不高,心智不成熟,对事物的是非判断能力还不高。当一些糖果做成香烟的样子向孩子出售,会让他们觉得香烟味道也很甜,不是坏东西,这会误导孩子。

而泰州学院心理学专家也认为,孩子的好奇心重,天性爱模仿,对事物的是非判断缺乏认知。孩子对奶粉的吸食可能仅仅因为好玩,但这个习惯一旦养成,对其今后的成长都是极其不利的。(实习生 马丹晨 汪静记者 李冲 王国柱)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学生团队研发“视频贺卡”?附上花束扫码看祝福

2014-01-14 18:21阅读

市教育局 市公安局网监支队检查碑林区教育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

2014-01-10 16:02阅读

省教育厅:紧扣“四风”抓好整改 破解难题取信于民

2014-01-10 08:38阅读

唐山6名市民手牵手 冰窟里救出两名大学生后离开

2014-01-09 10:27阅读

陕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按期完成 着力缓解“入园难入园贵”

2014-01-08 15:53阅读

毕业生遭遇更难就业年 无奈翻越“笔海面山”

2014-01-07 17:2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