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总纲定位:三大方向(2)

2014-01-06 09:35  陕西传媒网-陕西日报

根据高考改革方向,未来将“减少高考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一年多考”,这“三大方向”犹如三颗重磅炸弹,在教师、学生、家长之间引起强烈反响。在等待国家顶层设计细则正式出台的同时,大家也在揣摩、设计和预测着未来可能实施的方案。

1:文理不分科,怎么合?

应该说,文理分科有它存在的历史合理性,然而由此导致的“半个人”问题,也一直饱受社会各界的诟病。

在追求提升人的整体素质的今天,文理不分科可谓应有之义,但实际操作却也并不那么容易。

1999年,在全国新一轮的高考改革中,广东省率先实施了“3+X”高考科目改革试验方案。考生在考语、数、外3门主科外,可任选两门科目组合成“X”科考试。因为学生在选择“X”的时候,为了能考上大学总是选择相对容易的史、地、政或生物。基于此,广东在自1999年到如今的10年间,经历了数次改革,从不分文理的“3+X”,到折中选择的“3+大综合(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再到2010年最终取消“X”科,完全恢复为有文理划分。

西安市教育局副局长赵晓林说:“取消文理分科绝不是简单地增减考试科目,与之相适应,需要教育工作者更深入研究和把握各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方式及评价,更有效地实施学科教学工作。”

“核心是对高考指挥棒进行调整。”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学教育研究室主任马亚军认为,在健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基础上,把该考试成绩按一定比例折合成高考成绩,再加上综合素质评价,文理不分科的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会大幅提升。“我觉得,高考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这三方面内容在高校选拔人才时,分数比例应该各占到60%,30%—35%,5%—10%。”

据有关专家透露,目前意见较为集中的“文理不分科”新高考版本,可能更接近于“基于专业类别的多元组合考”。大学和中学必须共同参与这项改革。一方面,高校各有各的专业大类,每个专业大类从语文、数学、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等科目中确定需要考察的4门考试科目,由各校提前3年公布;另一方面,高中生根据有志报考的专业大类,选修与之对应的高中组合课程,参加这4科高考。

与此同时,高中课程体系将变得有点像大学——学生高一阶段按统一课程学习,从高二起确立一定的专业倾向,在高中的后两年选择不同“课程组合”学习。

当然,选读某4门课程,相对应的专业大类可能不止一个,大类之下能报考的具体专业就更多了,因此高中生高考前的志愿选择范围是宽泛的,也是可调的。

2:高考总科目,怎么减?

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这是当下高考必考科目。减少高考科目,究竟该怎么减?首先可能从哪些科目开刀?

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司徒渝坦言,在此前多次征求意见中,“2020年高考改革的总框架”中对减少高考科目只提了方向,并未列出具体方法。到底如何减,只有各地结合实际来操作。

“我认为,无论怎么调整,语文、数学都是高考必考科目。”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学教育研究室主任马亚军说,数学是重要的通识教育学科,而语文是国语,具有跟数学同等的地位,因此这两门课最不可能也最不应该排除在外。同样,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栗洪武教授也认为,语文和数学作为中学的基础科目在高考中应继续予以强化。

在英语社会化考试之后,马亚军主任认为,政史地、理化生都可以放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进行考核。同时,学生还可以根据大学专业相关要求,选择一门课程参加高考,最终形成高考科目“2+1”的理想格局。

在西安中学校长张克强看来,将高考改为语文、数学再加一门专业课,这样一方面兼顾了学生的文理素质,另一方面也能满足大学对专业课程的要求。

实际上,在减少高考科目方面上海市已先人一步。据了解,从2012年起,上海本科类别的考试科目为“3+1”四门,即语文、数学、外语等3门,文科考生可在政治、历史及地理中任选1门;理科考生可在物理、化学及生命科学中任选1门。高职(专科)类别的考试科目为3门,即语文、数学、外语。

不过,也有人认为,在高度竞争性的选拔考试中,多数考生必然会将自己的学习时间和潜能用到极限。与此同时,科目太少的话,为了保持考试的区分度,势必导致试题难度不断加大,不得不出偏题或怪题,否则很难区分选拔优秀考生。

因此,有教师建议,减少高考科目,应该是从目前的“语数外+文(理)综合”减少为语数两科,加上降低难度后的文理6科大综合科目,这样就与“高考不分文理科”的说法相呼应了。

3:外语可多考,怎么考?

英语作为中国高考“三巨头”之一,从来都是应试场上“分分必较”的,而在今年冬天,它迎来了首次“降温”。

继北京市教委宣布,拟从2016年起将高考英语由150分减为100分后,教育部也释出信息,外语拟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的改革,由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

事实上,高考科目一年多考也早有先行者。早在2011年,江苏省就已把部分高考科目“一年多考”纳入了探索范围,其中明确最先试点的就是英语科目。当年的方案是,先拿出听力和口语部分进行试点,笔试部分还是和6月份的语文、数学一起考。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陕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2月25日报名

2014-01-06 08:28阅读

最帅高数老师何许人也?男女学生“通杀”网友:不挂科组团听课

2014-01-05 10:28阅读

美女博士实验照走红海量私照曝光 征男友回家过年

2014-01-04 08:46阅读

“累”成2013年国人最大感受 越活越累为哪般?

2014-01-03 15:53阅读

在美留学生过年离家不寂寞 打工度假娱乐多

2014-01-02 17:12阅读

“禁止东部高校赴中西部高校挖人才”引争议

2014-01-01 17:12阅读

外地都有油条哥 西安也应该倡导

2013-12-31 18:2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