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人教社教科书波澜再起--该就事论事还是上纲上线?

2013-12-20 18:12  中国新闻网

有错误的教科书就一定是不好的教科书?这并不意味着坚守错误。肯定不少人会回答,教科书一个错误都不能有,有了错误就是如何如何,无限给予上纲上线。挑错很容易,但做出一本有思想性、引领性的教科书很难,西方谚

语说得好:“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一个字也不错的《圣经》”,何况教科书呢。我们其实是在期待人民教育出版社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它自己,力争做到“一个错误都不要有”。

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存在的,正是这样,才会有每年的重版和若干年一次的修订,以及相隔数年的新编。重版纠正的是每一年教材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疏漏,修订是保证教科书的内容符合变动的教科书编写大纲,新编是与时代和实践脱节的大纲的彻底变化导致的教科书内容的更替。每一种形式对应着不同的错误级别,如果把教科书的内容逐渐地与时代脱节也视作是错误的话。

行业自有行业的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为何能轻易地撩拨起大众的神经,其出错事件为何会引起轩然大波,是因为它在我们很多人心目中的地位。很多人都是用着人教社的教科书长大的,从小学到高中,从语数外到政史地,从物化生到体音美。也是因着这种地位让它背负着更多的压力和期待,稍有不慎,就万劫不复。

反过来说,人教社的教科书在大众心中具有这样崇高的位置,我们是不是有义务一起来让它变得更好?真正塑造了人教社这个品牌的是千千万万个读者,是一代又一代学生。当我们已经有能力来评判对与错、是与非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可以为教科书如何编的更好尽一份绵薄之力?这样一来,才是教科书的真正伟大之处和意义所在,因为它培养出的是有思想力、有鉴别力、不为权威所折腰、不被舆论牵着走、只为真理而努力的一群人。

教科书在影响我们,我们也可以影响教科书,这才是教科书和使用者的良性互动。但凡事都讲究方式方法,调侃、讽刺不见得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反倒有种“兔死狗烹”、“落井下石”的悲凉感。我们是真的愿意看着多年与我们相伴的品牌深陷泥沼不能自拔?然后有一天我们回首时只是怅然?如果有一天,每一本教科书出来,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挑错,把这些错误列出来,完善纠错机制,踊跃无比地献言献策,把点子落到实处,提升教科书的思想性,这样做的人多了,产生一个辐射面,影响到更多人,那才真是民智大开。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临潼中学大学区举行学生社会实践大竞赛活动

2013-12-20 16:02阅读

"爸爸"第一季今夜最终站?三个月掀全民追捧热潮

2013-12-20 09:07阅读

3行辞职信追梦or瞎折腾 K线成尼罗河挡不住我要走

2013-12-19 17:46阅读

调查显示:海归就业被拒多因专业不符

2013-12-18 17:21阅读

学生上课玩手机屡禁不止 高校纷纷出招应对

2013-12-18 11:07阅读

土豪大学生追女生:买百份蛋糕庆生不留名

2013-12-17 16:06阅读

全国中学卓越课堂建设观摩研讨会在市三十中、八十九中举行

2013-12-16 18:0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