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班纪校规"笑规",还是"效规"?校规就为修理人?(2)

2013-12-19 16:47  光明日报

“不许给男生传递纸条”“不许认男生为‘哥’”“不许邀男生一起过生日”……日前,福建省举溪中学的一纸校规在网上转载,一时评论如潮,有人赞成,有人反对。不少网友表示,这项《关于对女生行为准则的特别规定》“太严厉了”。更有网友盘点了一系列“史上最牛校规”,引起人们关注:比如,某高中规定,男女生交谈距离不小于60厘米等……

这些校规,孩子们能真正遵守吗?苛刻的标准,是否脱离了现实的土壤和教育的本质?校规最终变成了“效规”,还是“笑规”?班纪校规,到底该是怎样的“面容”?

校规就是为了修理人?

最近,学生家长吴女士经常听到孩子在背诵童谣校规:铃声响,进教室,安安静静等老师;上课听讲要专心,先举小手再回答;积极发言大声讲,同学发言要听到;说得好,讲得妙,拍拍小手鼓励他……

这种新颖班规一改传统校规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的古板面孔。尽管内容不少,但孩子背得津津有味。吴女士直言:这种儿歌体的规定朗朗上口、易记易背,孩子们在反复吟诵中自然而然地接受了校规校纪,养成遵规守纪、积极好学的良好习惯。

曾经,班纪校规好似一个比一个严,有各种“严禁”“不准”,实施效果却不得而知。“校规的制定不是为了管理者的方便,而是应该以孩子为主体,考虑孩子能否真正接受。”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毛亚庆说,“不能仅仅是从管理者的角度说,‘你不能这样,你必须怎样做’的硬性规定。”

“传统校规存在的问题,一是语言表述普遍比较生硬;二是对孩子们的心灵和灵魂没有引导;三是容易走向极端,或是特别具体,或是特别空泛。因此留给人们的印象就是,校规就是修理人、限制人的。”中关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海淀区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办公室负责人吕文清分析说,“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定位问题,校规的制定者们往往存在一个认识误区,就是认为校规就是用来管人的。而实际上规定是为了保障人的权利,而不是为了限制人。这是很多学校在制定规则时偏差最大的一个地方,也是我们的很多规定推行不了的一个主要原因。”

我们的校规如何说到孩子们的心坎里,不让孩子们抵触?

在吕文清看来,我们制定校规的技能技巧比较落后,表达和呈现形式都有待提高。“比如我们教育孩子要热爱老师,但是说明白了吗?没有。如果具体表述为,见到老师行礼,会更有指导意义。还有一类校规就是特别具体,有些地方又特别零碎。因为,规定得太多,更容易让孩子无所适从。当然还有一种不好的现象,就是出现了若干千奇百怪的校规。规范人的东西需要慎重,对孩子身心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校规是很重要的一种教育,因为校园生活是孩子们社会化的一个过程,如果校规千奇百怪,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发展。”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2013年全省校本研修现场推进会在西安召开

2013-12-19 15:04阅读

揭秘十大不需高学历就能高薪的职业

2013-12-19 08:14阅读

80后为捐献干细胞放弃蜜月旅行“能帮别人很高兴”

2013-12-18 16:35阅读

西安某小学分批让学生加入少先队引争议

2013-12-18 08:12阅读

台湾两名高中生校车上公然上演“活春宫”

2013-12-17 09:41阅读

西安旅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通报会召开

2013-12-16 13:01阅读

两代人同写“微作文” 家长童年普遍比孩子幸福

2013-12-15 16:08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