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做212道题就能知道职业方向?

2013-12-04 22:17  今日早报

再过半年多时间,儿子就要参加高考了,但对于之后要选择的专业和职业,一家人一直都统一不了意见。他们听说杭州市七医院最近新开了一项业务,通过职业倾向性测试,可以帮助孩子选择更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专业和职业,于是琢磨着要不要去试一试。

“我听人家说这种测试就是在网上做几道题目,医生都没跟孩子接触,这样出来的结果靠谱吗?”最近,家住杭州城西的张女士一直在纠结这个问题。

带着读者的疑问,昨天,本报记者走进杭州市七医院心理测量室,实地听心理专家们仔细阐述这个职业倾向性测试模板的有关情况,并做了一番了解。

你想读什么专业?以后想做什么样的工作?对于这两个问题,相信有很多高中生会回答“不知道”这三个字。于是,高考后的填志愿、选专业,更大程度上变成了父母的事。

“选择自己熟悉的领域,希望能子承父业是一类;选择自己人脉积累比较丰富的领域,对今后孩子找工作更有帮助也是一类;还有的就是什么热门选什么等等。”杭州市七医院心理测评室负责人倪喆说。

倪医生和同事平日里经常会进高校做心理健康咨询,其中就碰到不少学生向他们倾诉,填志愿时专业是父母给选的,上了大学一段时间后却发现自己很不喜欢。倪医生说,在接触过的大学生中,他大概做了个估算,10个大学生中就有2个对自己的专业强烈不满,从而找不到学习和努力的动力,很容易造成一些心理问题。

两成大学生对自己所读专业不满意

热爱文学的男生错读医科

小Q是某高校临床医学系大三学生,但他每天至少有14个小时沉迷于网络游戏,90%的课都不去上,学习成绩一年不如一年,三年下来身边也没有要好的朋友。学校老师实在看不下去,劝他主动退学。

倪医生说:“当时他妈妈领着他来找过我们,我们的医生也对他的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

据小Q自己说,在高中的时候,他的学习成绩一直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平时的爱好就是文学写作,但全家人都只将其认定为兴趣而已。在文理科分科时,父母抱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想法,毫不犹豫帮他选择了理科。

在紧张的学习中,一晃一年时间过去,小Q高考结束,成绩还算不错,父母坚持让他去学临床医学。然而,学医的道路非常辛苦,一天到晚有难懂的专业课加上背不完的资料,这样的学习环境让他厌恶不已。

他喜欢中文专业,对他而言,读中文不仅课上起来轻松,而且有更多时间可以自由支配,用来看书、社会实践等等。

渐渐地,他开始逃课,有时也跟同样逃课的同学去网吧玩玩。在网络游戏的世界里,他感觉到精彩万分,于是就越陷越深。“根据我们的了解,他基本上早上10点到网吧,然后一直玩到晚上12点再回寝室。为了支付每天上网的费用,他尽量在吃的和穿的上面省钱,所以整个人也日渐消瘦。”倪医生说。

他们帮小Q做过职业倾向测评后认为,小Q比较适合从事自由的有创造性的工作,而临床医学的特征与其完全背道而驰。

这类测试还能顺便发现个性发展缺陷

每年在做高考报道采访时,总会碰到不少孩子说想报考省外的大学,这样就可以脱离父母的管制。而父母们则希望孩子最好在家门口上大学,最好还能像中小学时能天天回家,因为他们对孩子有太多的不放心:住校后能不能跟室友们相处好?一个人生活能不能照顾好自己?……

“现在有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因为家长的过分宠爱和照顾,时间一久就形成了什么事情都由着自己来的个性,而且生活上还不会完全自理。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说,这样的孩子在个性发展方面是存在一定缺陷的。”杭州市七医院副院长、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王义强说。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大三男生微信推“五日恋人” 半月成功配成106对

2013-12-04 21:53阅读

西安市第十一期道德讲堂总堂“见义勇为 英雄无悔”开讲

2013-12-04 11:54阅读

西安交大各类招生陆续开始 政策多有调整变化

2013-12-03 15:48阅读

9岁男童不愿单独睡 专家称幼儿园分床是最佳时机

2013-12-02 18:20阅读

今起教科书选文将不再是免费午餐?千字稿费300元

2013-12-02 17:24阅读

内地名校自主招生 港校南京“掐尖”压力大

2013-12-01 12:59阅读

孩子在学校调皮捣蛋 家长求助警察让其写保证书

2013-11-29 08:38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