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艾滋学生数量增长快 7%男性大学生有过男男性行为经历(3)

2013-12-02 17:26  西部网

55%大学生不戴安全套

应该拒绝不安全性行为

问:对于“艾滋学生”增加趋势,可以做些什么?

答:要分析增加的原因,艾滋病感染者、患者的20~24岁年龄组中,学生所占比例从2006年的20.3%升至2011年的49.0%,深入探究可发现,不安全性行为是最主要原因。

研究者曾做中国大学生与艾滋病相关的性安全研究,发现11.9%的大学生有过3个以上性伴,大学生中的男男同性行为人群(MSM),已成为全国大中城市不可忽视的活跃的MSM人群,甚至有万人大调查表明,7%男性大学生有过男男性行为经历,而且30%的性伴是陌生人,55%未使用安全套,11%有过商业男男性行为。

因此,针对当前大学生思想开放、个性张扬,却又自控力低的特点,一方面要提高性安全防护意识,提高校园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感知艾滋病威胁的存在,增强大学生应对危险情景、拒绝不安全性行为等能力。

应对艾滋病需脚踏实地

目前最迫切是零歧视

问:第26个世界艾滋病日,主题仍为“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您怎么看?

答:向“零”艾滋迈进,包括零新的HIV感染、零AIDS 相关死亡、零歧视。我认为,当艾滋病患者获得较有效治疗,存活时间会不断延长;新发感染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感染HIV的存活人数会越来越多,因此零新感染、零相关死亡都暂时不可能;同时还要面对与慢性病共存的问题,例如心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等。因此目前最迫切的是向零歧视迈进。

目前应对艾滋病,需要的是脚踏实地,如通过阻断母婴传播、感染者抗病毒治疗、暴露前抗病毒预防、危险行为干预和健康促进等,加强实施现有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从公共卫生角度看,随着医学科技进步,很可能越来越多人“携艾滋生存”,因此,零歧视愈加突显重要性。在防控流行病上,歧视恰恰可造成防控无法进展,它会使得有需要的人群,无法得到充分的预防、检测、治疗、关怀等基本服务。(记者何雪华)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西安市第五保育院积极开展十一月家长开放日活动

2013-12-02 17:08阅读

内地名校自主招生 港校南京“掐尖”压力大

2013-12-01 12:59阅读

“吃货四六级”答案发布 网友哀嚎从此改称饭桶

2013-12-01 12:40阅读

灞桥区举行推进“大学区管理制”暨课堂教学改革现场会

2013-11-28 17:03阅读

西安成立首批“斑马线行动”志愿服务岗

2013-11-28 13:07阅读

国际纪录片节公众展播启动 金马奖导演新作上映

2013-11-27 16:07阅读

校园火灾逐年下降 6年来无重大火灾事故

2013-11-27 10:1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