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家庭可生二胎政策发布,民众“喜大普奔”(注:网络用语,“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的缩写)……这样的状态已经过了一个周末。
渐渐冷静的人们,对于尚未明朗化的“实施细则”,又生出这样那样纠结的小心思——虽然都只是从自身出发的一己之虑,却有助于让一项孚民望的政策,在执行层面上更加暖民心。
盼快落实
“双独”二胎,有些省份拖了十几年……
“单独”家庭放开二胎“各省自行决定”的解释一出,最焦灼莫过于符合“单独”条件,但即将错过最佳生育期的家庭。由于目前的“双独”生育二胎手续通常是先办理生育服务证(俗称“准生证”)才能怀孕,所以,他们担心等各种手续都齐备了,孩子却求不来了。
苗霖(33岁,儿子4岁,一方户籍在京的“单独”家庭):这两天我们全家都在看新闻,感觉好像是人生道路本来已经设定好了,闷头正往前走着呢!忽然前面又扳开了一个岔路口。
我和老公是山东老乡,老公毕业的时候考了公务员有北京户口,但我的户口还在老家。我是独生子女,可老公还有个姐姐,所以我们从来就没动过再生一个的念头。谈不上想不想,一开始我们结婚的时候就知道不符合政策,根本不会往这方面想。
现在突然政策一下子放开了,我爸妈先动了心思,我妈一听说了新闻就给我打电话,说“你现在正好,儿子也大了,政策也允许了,再生一个,跟他们家商量商量,跟咱们姓。”
可是转天就又有新闻说,虽然国家政策放开了,但各地怎么实行还没有具体的时间表,我就有点儿泄气了。为什么呢?你想北京这几年总要控制人口规模,首都实行各种政策又会比较慎重;而我们山东的人口政策一直也都比较严,可能都不会实行得特别早;但是我的年龄不等人啊!大家都知道,超过35岁再怀孕,各种风险都会大很多。
而且“二胎”的手续跟第一个孩子不一样,是要先办证才能怀孕的,这种事儿也不是说你一办好证,马上说有就能有的吧?我看到新闻里说,一些省份最快年底开始启动,我就怕等到北京或者山东的具体条例出台了,我们再按照要求办好证,我也过了35岁了。
文慧(32岁,现居河南,女儿5岁):我老公是独生子,我还有个姐姐,所以我们属于“单独”家庭,虽然一直很想要两个孩子,但没那个条件。为了这事儿,我婆婆没少抱怨,尤其是女儿出生以后,她特别不甘心,说老公是独苗,要是没儿子,这香火不就断了。有一次,她还专门在我跟前说,邻居家那谁谁,人家都是独生子女,名正言顺地要了俩孩子,还是一儿一女,多好啊!我心里明白,这是在暗示我拖了后腿。可我也很委屈,毕竟独生不独生也不是我自己能决定的,弄得我好像低人一等似的。
前天晚上吃饭那会儿,我手机上的客户端推送了一条消息,说三中全会《决定》全文公布,其中提到了启动“单独二胎”。我激动坏了!心想这下我总算可以“扬眉吐气”,在婆婆面前挺直腰杆儿。当天晚上,我就开始跟老公商量,打算明年春天就重启“造人计划”。
昨天一整天,我都在网上看跟“单独二胎”有关的新闻,结果下午看到一条说是“单独二胎不设统一时间表,各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时间”。我一下子傻了眼,搞了半天,居然不是全国马上都放开,最终还是由各省自己来决定,那我们岂不又没盼头了!之前的“双独二胎”,全国几十个省都放开一二十年了,可河南的政策硬是不松口,直到前年才终于扛不住,给放开了,应该是全国最晚的了吧!现在到了“单独二胎”,又是让各省自己定,那什么时候才能轮到我们?
我今年都已经32了,这要是再等到最后一个放开,恐怕对我来说也没多大意义了。我在想,就算各省自己定,那国家卫计委能不能给设个期限,比如五年内全部实现,中间可以协调各省先后分批,只要别拖得太久就行。另外,对于年龄是不是也可以多做些考虑,优先照顾一下高龄的?如果上面不给个具体点的要求,我真怕一句“各省自行决定”会不会成了无限期拖延的理由?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