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访170户老人写下探老日记
“今天上午走访了独居老人××家,从老人眼神里,我看到了孤独和寂寞,老年人平常没有什么爱好,没事就在家看看电视,仅此而已。注:需求解决孤独。”“与侯大爷聊着聊着,他突然拿出100元,告诉我们说要给四川雅安捐款……我肃然起敬。”扬子晚报记者发现,在晓军的桌子上有一本红色的日记本,记录了许多他在社区里探访老人的情况。原来,他从四月份来到助老驿站,就开始跟着社工挨家挨户探访独居老人,三个月,走访了170多户。
晓军说,在这期间,自己看到了一些原来无法想象的艰苦的居住条件。印象比较深的是河路道一位80多岁外地的老人,无儿无女,住在一个类似棚户的房子里,又小又潮湿还不通风,他左眼失明,生活不能自理。“我去了以后不忍心再去第二次,我觉得自己帮不了什么,心里很难受。”话虽如此,晓军还是在积极联系协调,看能否以较低的费用将老人送到养老院居住。
立志提供实在服务贴近老人
晓军说,通过三个月的调查和探访,他总结出来“老人的需求有两种,除了物质上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因此小市青春助老驿站的工作,就围绕老人的这些需求展开。“有次有位老人说,想看看老电影。我们便在活动中心每周一会举办银发影院。”扬子晚报记者看到,在助老驿站的服务项目上,还有手工编织、健康义诊、爱心修脚等等。几个月下来,在社区和街道的帮助下,小市青春助老驿站已经募集到了近四万元的钱物,有了一批志愿者。晓军告诉记者,接下来,将用这笔钱开设供老人用餐的爱心餐桌,还将提供为老人买米买药换煤气的代购服务……
晓军告诉记者,自己把助老驿站当成一份事业来做,“看着助老驿站从无到有,一点点和我一起成长,就觉得非常有成就感,很充实。”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