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调查:近6成人赞成废除大学宿舍熄灯制度(4)

2013-10-29 16:32  新京报

■ 熄灯不睡做什么

高校的宿舍熄灯制度至少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就一直存在着,对住集体宿舍的大学生来讲,熄灯之后的卧聊也成为很多人大学时代的美好回忆。那么,不同年代的大学生在熄灯之后都做什么呢?

50年代

熄了灯就睡觉

1955年,朱先生考入北京大学。在他的印象里,那时的北大就跟军队似的,有着比较严格的作息时间。“10点半熄灯,6点起床,6点半吃饭……学校对于时间都有严格规定,学生都要遵守,无一例外。”朱先生说,熄灯之后宿舍的人就都睡觉了,很少闲聊。

而同样1955年考入清华大学建筑系的黄汇女士,也记得那时学校里有作息时间表,晚上10点熄灯,不过她经常“开夜车”,到晚上12点多才回宿舍。

“我们那时候不是学校统一熄灯,学校打铃之后,学生们就把宿舍的灯都关掉了,很自觉。”黄女士回忆,她“开夜车”都是因为白天做不完作业,不得不在晚上加班加点。以前的图书馆和建筑系的楼里都可以“开夜车”。“写完作业之后,我们就轻轻地走进宿舍楼,回去就直接睡觉了。”

80年代

每晚都有“卧谈会”

到了80年代,大学里依旧有熄灯的规定,而且除了熄灯,还有很多约束。“不许谈恋爱,不许留长发,不许穿奇装异服,比现在的大学约束更多,但学生们也都被压制惯了,很少有反抗的。”严先生1981年考入北京科技大学,住进了6人间的宿舍。“我们那时候晚上10点半熄灯,一个星期出两次早操。”

严先生说,那个时代生活条件还比较差,多数学生在家也都没有自己的房间,所以住集体宿舍之后,大家也很习惯,都相互迁就,宿舍里一般也不会有很多矛盾。“那个时代,人们晚上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

不过,那时熄灯之后最有趣的就是卧谈会了。“10点多睡觉,谁也睡不着。大家都来自五湖四海,刚入学时就各自谈谈家乡的事情,随着彼此熟悉,谈论的话题也逐渐深入,谈专业,谈理想,谈女生。卧谈会似乎成了每天晚上的节目。开始谈论时,大家都比较热烈,慢慢地说话的人就开始少了,最后大家就带着笑意进入了梦乡。”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私家车将在远郊的丰润村普及

2013-10-29 14:01阅读

陕西将开展校车安全专项督查 确保学生交通安全

2013-10-28 17:06阅读

女大学生成沈阳学历最高环卫工 每晚必敷面膜

2013-10-26 11:31阅读

职场“咸鱼族”:得过且过不翻身 随时准备辞职

2013-10-24 15:10阅读

西方万圣节将至 恐怖道具受追捧小孩被吓哭

2013-10-22 18:30阅读

炒菜30年患肺癌概率高10倍?

2013-10-20 19:19阅读

3公斤先秦黄金饰品缘何埋在平民墓中?

2013-10-19 12:08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