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做法
清华学生质疑熄灯制
最近,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大三女生李叶可在网上对清华宿舍熄灯制度的公开质疑,使她在学校里一时成了名人。
“我们宿舍四个人一直很苦恼学校的熄灯(断电)制度,也打算通过一个途径来向学校反映这个问题。10月7日那晚,我和宿舍的同学都被作业折磨得够呛,突然想到今晚开始熄灯,那个悲伤啊。我性子比较急,就抽空做了第一张‘清华能不能不熄灯’的海报放到人人网上。”李叶可说。
李叶可质疑学校熄灯制度的言论和行为,引来了很多的支持者,同时也有很多学生对李叶可开始了质问,你为什么一定要利用晚上那段时间呢?更有人说,“说改就改,凭什么让清华大学被你改变?”
针对这些质疑,李叶可解释,美院经常会有一些大作业,白天做不完,需要晚上熬夜,而这些作业时常要用到台式机渲图。清华美院和建院可以通宵自习,但离宿舍都比较远,对女生来讲也不安全,快到冬天了也比较冷。
“其实,我也很喜欢睡觉,只是有时确实需要加班做点事情,对学美术的人来讲,夜晚也是灵感迸发的时候。在电子设备普及化的今天,没有电会很不方便。”李叶可说,自己并不反对熄灯,但可不可以不断电,哪怕中厅(两间宿舍之间的一个房间)供电也可以。
事实上,在李叶可之前,也曾有学生向学校后勤部门反映过类似问题,但工作回复,熄灯制度是学校经方案调研、征求意见等程序后开会确定的。主要是从培养人的角度考虑,从入学开始便倡导、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障同学健康成长,希望同学理解。
■ 辩论
大学宿舍是否应该熄灯?
正方 大学宿舍应该熄灯
一辩: ●刘畅,北京某高校大三学生
我赞成学校实施熄灯制度,首先,很多高校是不对学生另收电费的,这也导致宿舍中浪费电的现象十分突出,比如宿舍的人不睡觉,大灯就一直亮到半夜,有的学生睡觉也不关电脑。实行熄灯(断电)制度后,就可以杜绝学生浪费电的现象,也符合当下建立节约社会的大趋势。
二辩: ●小徐,北京邮电大学博二学生
我认为实行熄灯制度有利于解决宿舍成员作息时间不一致的矛盾。在宿舍中,大家是彼此共享时间和空间的。有的学生习惯晚睡,凌晨之后还玩电脑,虽然他可能尽量保持安静了。但夜深人静之后,电脑运转的声音、键盘声、鼠标声,还是会影响部分人。在这种情况下,同学之间有时也不好再要求别人关掉电脑。断电之后,大家都睡觉,这种矛盾就迎刃而解了。
三辩: ●刘老师,东南大学辅导员
很多学生进入大学之后,都没有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黑白颠倒,影响第二天的学习效率,有些学生甚至逃课,这在高校中是屡见不鲜的。此外,熬夜等行为对学生的身体也是很大伤害,不少学生从大学时代身体状况就开始下滑。实行熄灯制度,对学生的作息有一个约束,可以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辩: ●张老师,北京某高校后勤处工作人员
大学生尤其大学新生往往没有很强的自我管理能力,上大学之后很容易放纵自己,熬夜打游戏、上网,耽误学业,也影响了身体。实行熄灯制度,可以对学生起到一个约束作用,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持身体的健康,也一定程度减少了宿舍的矛盾,所以实行熄灯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反方 大学宿舍不应该熄灯
一辩: ●高翔,河北大学毕业生
如果说几十年前实行熄灯制度,有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需要,那么,现在还谈节约能源就有点过了。节约能源可以向学生宣传,只靠拉闸解决不了浪费的问题,宿舍有电的时候照样可以浪费。如果真为节约能源,倒不如每天都限时供电,这样效果会更好。
二辩: ●李叶可,清华大学大三学生
有很大一部分人,他们之所以支持不熄灯,不是因为不想睡觉,而是每个人睡觉的效率是不同的,不可否认人们的睡觉效率有高有低,并不是每个人每天都要睡7个小时,并不是每个人工作效率最高点都在白天,并不是每个人做功课的时间和功课量都一样。我只是诚恳地希望学校能考虑周全再做些改变,改变并不意味着极端。而且晚上做事情也可以做到不打扰别人。
三辩: ●小武,中国传媒大学大二学生
熄灯并不一定就代表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就能有一个好身体。学生要是不想睡觉,熄灯断电也不能阻止他们,电脑、手机、ipad,有上两样差不多就能熬到天亮了。这种政策反而给真正需要用电的学生造成不便。我认为根本上是改变学生的观念,让其自觉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强制性管理是简单粗暴的。
四辩: ●阎凤桥,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我比较倾向不要采取这种简单的“一刀切”的方法来进行管理。首先,大学生是成年人了,有一定的自制能力和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用一刀切的方式进行管理,可能牺牲的是其他人的利益。其次,国内还有一些大学是不熄灯的,那么他们是不是就出现严重的宿舍问题了,学生是不是就出现大问题了?我看一些不熄灯的大学城,也没有出现这些情况。所以,出现问题就要用具体的方法来解决,比如宿舍矛盾可以用劝告、订立契约的方法来解决,并不一定要用这种熄灯的方式。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