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网页,看到一则消息:今年暑假,江西奉新县干洲二小为每个学生布置了一份“孝心作业”。内容包括每天对父母说一句温馨的问候语、每天给父母端一杯热茶、整理一个整洁的小天地、每周做一次当家小主人、唱一首爱父母的歌曲、讲一个爱父母的故事、与父母谈一次心等。通过活动,让学生懂得知恩、感恩,对长辈多一份感激报答之情,少一份抱怨不满之心,并回报父母的爱。该校四年级的周琳同学暑期每天帮生病在床的奶奶搓背、洗脚,得到全家人的夸奖。(“江西宜春网”2013年7月19日)
这则消息令人欣喜。孝敬父母、懂得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文明的一个标准,也是对孩子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应涵盖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以说,孝心不仅是孩子应当具有的品德,也是从小在心底里树立起的对社会应负有的一份责任。
“孝心”教育,其实就是“爱”的教育。孩子在家对父母有孝心,在外才会把爱心给予别人。孝心教育就是引导学生从“小爱”到“大爱”,逐步培养起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养成尊老爱幼、文明礼貌的习惯以及热爱劳动、热爱家庭的良好素养。
但是,孝心不会与生俱来,需要从小抓起,通过日常生活的潜移默化来培养熏陶。除了家庭的耳濡目染外,更需要学校的因势利导。利用假期,通过布置“孝心作业”,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联系起来,由学校提出明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家庭提供德育“基地”,强调孩子的主体参与和内在体验,让孩子在体验中产生德育认识,学会关心父母,体验生活,锻炼能力,从“作业”中培养自己的孝心,这对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