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考,三分报”,在高考填报志愿之际,本报特别邀请专家就高考填报志愿过程中家长和学生遇见的困难与问题,对于填报志愿的决策思路以及填报技巧予以分析和指导,供学生和家长参考。
填报志愿谨防两个误区
误区一
平行志愿有四次投档机会
一部分考生和家长认为,有四个平行志愿就有四次投档机会,实际上,对每位考生而言,最多有四次检索机会,只有一次投档机会,因为,平行志愿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排序、检索投档录取。考生按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依次检索考生填报的 A、 B、 C、 D等几个平行志愿,如果符合A志愿院校分数,则被A院校录取;如果分数不够,则继续检索B志愿院校,依次类推,直到被符合条件的学校录取。当考生条件符合某志愿时,意味着投档结束,就不再继续往下投。
误区二
平行志愿没有顺序
实际上,考生个人志愿是有顺序的,当考生满足多所高校录取条件时,要按ABCD的顺序将该考生的档案投到首先满足条件的一所高校。因此,报志愿一定要科学定位,按“冲”“稳”“保”原则,将选报院校由高到低依次排序,录取分数相近的院校不宜平行,平行A、 B、 C、 D志 愿之间要适当拉开档次,保持合理梯度。如果考生定位不准,排序不慎,为盲目提高录取命中率而选择分数远远低于自己成绩的院校为首选志愿,则失去了其他志愿的意义,从而产生录取不理想的结果。平行志愿的报考要有策略
陕西省2012年高考报考人数375268人,2013年高考报考人数366498人,今年比去年少了8770人,而所公布的一本招生计划2012年40251人,2013年48422人,今年比去年增加了8171人,因此,今年一本录取几率是近几年来最大的。所以,建议高分考生报志愿时“先学校后专业”,根据自己的分数及位次,依次考虑“2+7”“985”“211”院校,适当放宽专业,尽可能争取学校牌子,利用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平台为自己后续发展赢得更大空间。同时在地域上,尽可能选择东部沿海和南方城市,以获取更大的信息量和就业机会。建议二本线上考生在志愿填报时“先专业后学校”,将就业放在首选。
除此外,考生填报志愿前要尽可能多掌握所报院校的准确信息。志愿填报前要积极与有意向填报的高校招生老师联系沟通,掌握高校的招生政策和录取要求及报考人数,加大录取几率。我校近年填报高考志愿前都会集中邀请全国70多所特色鲜明的高校来校作现场咨询,今年,我们将于6月25日晚在学校体育中心继续面向社会举办免费开放性的高考志愿填报咨询会,欢迎考生和家长前来咨询。祝愿广大三秦考生圆梦大学,放飞理想。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