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己任,凝神聚力谋发展,凸显出内涵建设的五大特色。
——改善办学条件,突出校园特色。该院是2004年8月整合原汉中教育学院、汉中师范学校、汉中卫生学校、汉中农业学校和汉中财经学校组建而成的综合类高等职业院校。为实现五校集中办学,增强办学实力,优化育人环境,2009年1月,该院新一届领导班子一上任就确定了“以建带统,以统促建,统建并举”的工作思路,把新校区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紧密结合起来,响亮地提出了“凝神聚力谋发展、克难攻坚搞校建”的口号。2010年12月,该院顺利通过了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促进了内涵建设的大发展。2012年8月投资5亿多元的新校区竣工落成,9月顺利完成了该院的整体搬迁,实现了该院办学条件的历史性跨越。占地600亩的新校园既有北方之气势又有江南之神韵,环境优雅、宽敞宜人;23万平方米的建筑,融汉唐风格与现代元素于一体,古色古香、恢宏壮丽。该院标志性建筑图书馆外墙镶入国之瑰宝 “石门颂”,展示了汉文化特有的魅力。校园“四季有花,季季常绿”的美丽景色,寓含了桃李芬芳、争奇斗艳的育人景象。
众多学生纷纷来到汉中职业技术学院美丽的校园报到入学
——提升社会贡献力,突出专业特色。该院准确把握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设置专业,确定了加强专业建设的“强优、改老、调困、育新”八字方针。做优做强护理、临床医学、口腔、会计与审计、学前教育等五个“陕西省高等职业院校重点专业”,巩固规模和基础,引领发展;改造师范、财经等老专业,拓展专业方向,激发活力,创造生机;调整农林等困难专业,依托行业产业,嫁接改造,借力发展;培育新专业,结合区域经济、教育资源,开设了“茶叶生产加工技术”、“食品检测及管理”、“室内设计技术”、“医学检测技术”等四个地方急需人才的新专业。精心打造了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专业特色和优势明显的农林、教育、医学、经济、机电、 建筑等六大类专业群,实现了与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的良性互动,并保证了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各专业毕业生年底就业率都保持在了90%以上。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在校园双选招聘会上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
——狠抓“三风”建设,突出育人特色。该院以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为重点,启动了陕西省教育系统“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并把创建“文明校园”的过程作为“管好新校园、办好新学校”的过程。注意发挥教职工的言传身教作用,认真组织教职工学习教育部新颁布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订了《汉中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汉中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工作条例》。2013年4月至6月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以“强纪律、整秩序、提质量”为主题的教学秩序整顿活动。建立了该院领导联系系部、机关干部联系班级的工作制度。开展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师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营造了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实施了“启益人生”导航工程,通过开展形式与政策、职业规划、心理健康、法制安全等主题教育活动,举办 “青春志•中国梦”主题文艺晚会、“同铸复兴路、共圆中国梦”学生美术作品展,中华经典诵读比赛、宿舍文化节等活动,组织绿色环保、文明用餐、关爱老人儿童、为雅安祈福、同走文明路等志愿者行动,有力地促进了学生们的成长进步。2011-2012学年度该院表彰先进班集体28个,三好学生、优秀班、团干部等各类先进个人710人。仅2013年上半年就有32名特别优秀的学生发展为中共预备党员。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刘晓彦为医学类专业学生作形势与政策专题讲座
——更新高职理念,突出实践特色。该院建立了突出职业能力培养,融“教、学、做”为一体新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利用中央财政支持资金和2000万欧元“德促贷款”提升实验实训中心建设水平,继护理实训中心、口腔实训中心之后,畜牧兽医实训中心又确定为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同时建立了广州康臣药业有限公司(国家级中药学实验室)等校外实训基地150多个。各系结合专业特点不断改革创新,经济与管理系、土木建筑工程系邀请行业专家共同研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汉中市“全国最美油菜花海节”期间,经济与管理系组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进行了阶段性实训,同学们除做旅游门市接待、旅游营销外,还带团一百多个,接待游客6000多人次;机电工程系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其中《神奇的3D打印技术》等三个微课程一举夺得该院多媒体课件比赛前三名,并与陕西理工学院机械工程训练中心签订了金工实训协议,校校联合满足了学生综合性实训的要求;药学与医学技术系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占到了总学时的一半,并实行了占学科综合总评成绩50%的实践技能考核;教育系、护理系通过技能大赛实现课堂教学与岗位技能要求、标准的紧密对接,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医学系在临床技能课程教学中使用“标准化病人”,学生实训指导均安排具有医师资格的教师和在医院临床工作的外聘教师进行。学生在全国口腔工艺技术展评、大学生智能汽车大赛、数学建模竞赛、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和省职业技能大赛上都取得了优异成绩。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达85%以上。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余德华(左2)副院长宋汉文(右1)在医学系视察学生技能竞赛
——重视教师培养,突出“双师”特色。该院制定了《双师素质教师培养选拔管理办法》。完善教师继续教育体系,鼓励教师到对口企事业单位定期实践;指派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作新任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注意调进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专业人才来校工作;实行专业建设、课题研究双带头人制,聘请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吸引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兼职教师。先后安排30余名教师参加了“企业顶岗土建类BIM技术培训”等国培项目的学习培训或执业药师等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引进多名国家一级建筑师、国家一级规划师等专家型人才。加快了该院教师“双师素质”的提高和“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目前该院具有高级工程师、注册会计师、国家一级审计师、国家执业药师、执业医师、作家等“双师型”教师近300人,已占到该院专业教师的70%以上。医学系口腔医学专业教学团队确定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张仕峰、金徽两名老师获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给予的全省“星级职业指导师”称号,是目前全省高职院校中仅有的两位获此殊荣者。(文/李力,图/徐超)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