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寒门学子考上清华 称心态良好

2013-07-25 16:14   中国网

搬运工儿子考上了清华 称良好心态是求学关键

余万里与父母

搬运工儿子考上了清华 称良好心态是求学关键

余万里的卧室里贴满了获得的荣誉奖状

搬运工儿子考上了清华 称良好心态是求学关键

余万里(左一)与各领导和老师留影

中国网讯:家住恩施市白杨坪镇九根树村天鹅池组8号的李成松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一直以来,李成松在恩施市火车站建筑工地当搬运工,而妻子余以因在市内给某装潢店卖油漆。7月22日,对于李成松、余以因夫妇铭记一生的日子,因为他们的儿子余万里被清华大学人文科学实验班录取。喜讯打破了小村庄宁静的生活,成为家家户户传颂的话题。

今年高考(微博)593分的余万里,是恩施市第一中学高三文科毕业生,他以贫困专项生身份被清华大学人文科学实验班录取。记者了解到,从2012开始, 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年度计划总增量中安排1至3万名本科招生计划,面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国家级贫困县参加全国统考的考生,实行定向招生。“多亏了贫困专项生计划,让我上了梦寐以求的清华。”余万里高兴的对记者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余万里是一个地道的农民的孩子,从他上高中起,为了让他能顺利学习,父母便到恩施市市内打工,挣钱供他上学。当李成松的工友们听说了他儿子考上了清华,都纷纷打电话来祝贺。尽管夫妻俩收入微薄,但看到懂事的儿子还是格外欣慰。对余万里的教育,母亲余以因说:“从不施压,顺其发展。因为他孝顺懂得家里的困难,学习成绩一直以来比较好,根本用不着我们为他担心。”

十八岁的余万里,初中就读于白杨坪镇初级中学,家境一般的他,勤奋好学、品学兼优,当年中考以652.5分的优异成绩,被恩施市第一中学阳光班录取。“白杨坪镇中学建校历史有53年了,余万里是我们学校建立初中后第一位考上清华的!”担任余万里初中三年的班主任谭哲老师高兴地说,“余万里考上清华,对我们贫困农村学校里的学生来说,是极大的鼓励”。

问起余万里学习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他说,首先要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不要把作业和考试当成一种负担,平时的作业练习就是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而每次的考试则是检验前段时间学习的效果,保持良好的心态,基础扎实了,成绩自然就跟上了。

余万里自己认为,学习没有什么秘诀,首先要牢固基础,才谈得上讲究学习方法。他认为,学习必须有规律,有规律才能提高效率。“平日里,我很喜欢骑自行车,学习累了的时候,我就听听喜欢的音乐。好好休息、养足精神,才能保持下一次精力旺盛地学习。”

“能够遇上这么好的机会,考上我梦寐的大学,我感觉自己挺幸运的,心情很喜悦的同时,非常感谢老师们的培养,我还会继续努力,将来不负大家的众望!”余万里最后还告诉记者说,清华大学是精英荟萃之地,他和那些在城里长大的优秀学生相比,在沟通交际、国际视野上还是有差距的,进入大学,不敢稍有懈怠。这个暑假,他打算在白杨坪镇九根树村里的辅导班给村里的初中生补习数学、外语,分享他的学习方法。

除了余万里一家人,比他们更高兴的,就是余万里高中班主任李先斌了,因为市一中今年有两个学子被清华大学录取都和李老师密切相关,一个是自己班的学生余万里,另一个则是李老师自己的儿子李浩然。“我太高兴了,真的是双喜临门,这种喜悦是无法形容的,我们班一共有4个白杨坪中学毕业的学生,两个男生两个女生,今年全部上了一本线,白中可是我们市一中的优质生源基地啊。”掩饰不了喜悦心情的李老师这样说道。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省招办:网传县招办锁考生档案致其无法录取系谣传

2013-07-25 09:40阅读

高中考状元不提倡培优 家长言不敢效仿

2013-07-24 09:12阅读

教育部: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的条件还不具备

2013-07-22 14:22阅读

西安市已建成各类道德讲堂1000余个

2013-07-15 16:41阅读

三原县第六届幼儿教师七项技能大赛开幕

2013-07-13 14:46阅读

西安市部署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建设活动

2013-07-09 16:01阅读

陕西省四家单位入选首批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基地

2013-07-06 03:0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