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施八
中小学严格落实
每学期两次视力监测制度
医疗卫生机构严格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关于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2019年起,0—6岁儿童每年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90%以上。中小学校负责学生的视力监测,严格落实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和每学期两次视力监测制度。配合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视力筛查,做好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新发率等报告和统计分析。建立视力档案,0—6岁儿童视力健康档案由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中小学生视力健康档案由学校在医疗卫生机构指导下建立,确保一人一档,并随儿童青少年入学实时转移。
措施九
学生健康连续三年下降
将问责学校和区县政府
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的绩效考核。到2023年力争实现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自2019年起对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进行评议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三年下降的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及学校依法依规予以问责。
措施十
建立家校结合的
学生视力健康管理队伍
学校要建立健全校领导、班主任、校医(保健教师)、家长代表、学生视力保护委员和志愿者等学生代表为一体的视力健康管理队伍。明确和细化工作职责,将近视防控知识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医务室(卫生室、校医院、保健室等)力量,按标准配备校医和必要的药械设备及相关监测检查设备。
家长希望
建立科学评价标准
减少老师布置“网上作业”
昨天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两位学生家长,孩子在西安市莲湖区一所小学上学的孙女士说,政策出台值得肯定,认真贯彻落实需要学校和家长一起努力,首先要改变一贯使用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做法,应当建立科学合理全面的评价升学机制,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局面。同时,学校各科老师在布置学生作业时,能否通过专用平台或机制进行全面协调,通过科学方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孩子在雁塔区一所高校附中上学的赵女士说,她特别关注科学使用和减少中小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规定,学生在学校要严格控制,家长也要严格自身的使用时间,也希望学校合理布置作业,尽量减少“网上作业”的比重,让作业重新回到书本上来。(记者 张彦刚)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