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款还不上,帮放贷公司找客户”
记者了解到,为李艳范联系借款的这名同学也姓李,曾中途休学一段时间,后又返回学校就读。据李艳范说,“李某也曾借了校园贷还不上,然后才走上了帮借贷公司寻找客户放贷的道路。”
“我听给我放贷的一个姓胡的人说,李某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当时欠钱还不上,索性休学了专门去四川学习放贷收贷的‘技巧’,后来钱慢慢还上了,就又回学校继续学业了,顺便在学校里发展业务。”李艳范说,胡某还曾喊他一起加入,“说我欠他的钱可以先不急,慢慢还。让我给他交1888元学习费,去四川,他教我,一天就能挣几百上千。我觉得大部分在学校里放贷的学生都是这样被拉下水的。”
记者看到,李某的朋友圈里,发表着不少关于收放贷的信息。更有一些直接曝光了借贷人的身份信息,在朋友圈里催款。
“借贷主要是因为高消费”
明知道“校园贷”存在高风险,为何还不断有学生去触碰?
李艳范说,他身边其实有不少借过校园贷的同学,但大部分都及时还上了。“所以我们很多人借的时候都想着借个一两千元不是大数目,能还上。但往往等到窟窿大了就已经来不及了。”
至于大学生们借贷的用途,李艳范认为,一部分是像他一样,被蒙蔽后在网络上玩赌博性质的游戏,从此一发不可收,想着把本钱挣回来。另外一部分则是为了消费,“为了买名牌鞋、名表、名包、高档手机等。”
本报记者张晴悦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