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丝绸之路的起点、改革的桥头堡上,西安交通大学打造了西部科技创新港(下称创新港)。摒弃曾经“高墙大院”的教学模式,创新港是西安交大主动探索21世纪现代大学与社会发展共融共生的新模式、新形态,拥抱社会需求的“杀手锏”。
创新港瞄准能源革命、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发展战略,以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信息技术、大数据、生态环保、生物医药、高端智库等8个领域为主攻方向,设立了基础、工程、生命医学、人文社科4个学科板块及32个研究院。同时,创新港探索建立了“校
——院——所”三级科研管理模式,变“单兵作战”为“团队作战”,抢占科研制高点。
刚开工建设百余天的创新港已经产生强大的“马太效应”,吸引了英国利物浦大学、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大学、研究机构以及跨国公司前来合作共建。据西安交大院长王树国介绍,建成后创新港将集聚不少于2000名拔尖创新人才和2万名一流研究人才及50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秘书处也将设在创新港。该联盟由西安交大发起成立,目前已吸引35个国家和地区的135所海内外高校加盟。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大学不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对社会的引领性正在减弱,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明显不足。”王树国告诉记者,“建设创新港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我们将以改革更新观念、探索路径、推进发展,重拾大学对社会的支撑作用,助力追赶超越。”
西安交大计划600天完成创新港的一期建设,预计到2019年完成科研教育板块建设,各类配套服务设施基本到位,到2020年全面建成创新港。届时,西安交大创新港将成为陕西乃至西部人才集聚的高地、深化改革的亮点、自主创新的靓丽名片。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