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桃李吐芳华,课程建设新起航。
5月8日下午,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在西航三校组织召开 “西安市首届品质课程建设校长论坛(小学)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为“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构建特色品质课程”。西安市教育局田征副巡视员、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基础教育教师干部学院梁朝阳副院长、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初教室潘燏主任、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解慧明所长等多位领导和专家莅临本次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校长、教师及我市49个样本大学区180余位小学校长,共计22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西安市教科所教研员、中小学课程建设课题负责人骆向晖老师主持会议。
论坛活动由三部分内容构成:学校品质课程建设微视频展播、学校优质校本教材观览、学校课程建设研讨及名校长主题沙龙。立体、生动、丰富地展示在全市范围精心遴选出的西航三校、高新一小、高新第二学校、远东一小、新知小学等15所小学特色课程建设情况。(其余学校为:师大附小、高新二小、高新五小、交大附小、曲江一小、纺织城小学、育英小学、文景小学、吉祥路小学、翠华路小学)为引领全市小学立足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新形势,新要求,努力构建文化立校、凸显特色的课程体系提供了优质范例。
校长主题沙龙活动中,西航三校陈红、高新五小郭根宝、交大附小雷玲、师大附小侯西科等7位名校长围绕“如何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展开讨论,主要观点聚焦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必须依靠课程载体来实现。分别谈到了小学课程建设应具备的四个意识:德育为先、特色建设、以生为本、关注社会性发展;课程建设离不开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培养;构建“大课程观”,处理好学生能力发展与减负的关系;校长应在课程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具备课程构建力,课程评价力等能力,掌握学校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7位校长的发言观念新颖、举措具体,思维碰撞,精彩纷呈,引发全场校长的互动,点评,这些真知灼见启发着、点燃着在座校长的智慧思考与使命担当,将本次论坛活动推向一个高潮。
西安市教育局田征副巡视员作了重要讲话,他带领全体参会校长思考什么是教育的本质,表达了向每个生命成长负责,回归本真的教育理念。田征副局长对本次论坛活动给予非常高的期待,特别强调了在贯彻落实核心素养发展要求的新形势下,全体西安教育人应该树立应有的文化自信、教育自信,应当充分运用教育哲学思想,办校管校,开展好特色教科研活动,着力打造具有西安特色的教育品牌,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懈努力,为大西安追赶超越发展锐意进取。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基础教育教师干部学院梁朝阳副院长对7所学校的课程建设发言进行了精辟点评,他指出:本次参与课程建设展示的学校均有这明确的育人目标、有较为完整的课堂体系、对课程积极进行总结提升、重视反思与评价,较好地利用校内外资源丰富本校课程,着力关注拓展性课程,校外研学课程的建设,已经逐步形成了“大课堂,大教育”的良好教育格局。
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初教室潘燏主任为大会作总结讲话,他指出这次论坛是内容最为深入、参会者最受启发、最能体现课程建设成果的一次活动。聚焦核心素养主题,研讨问题清晰,主题鲜明生动,形式精彩多样,充分挖掘了西安市课程建设的典型范例,是响应陕西省教育厅“四新四大”活动的具体体现。这些课程建设优质案例在西安市、乃至全省范围起到了培育典型、示范引领的良好作用,也成为持续推进西安课程建设,再创辉煌的新起点。
最后,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解慧明所长表示,今后市教科所将继续发挥“引领、指导、总结、推广”优质教育教学成果的功能,搭建平台,促进交流,不遗余力地抓好全市中小学课程建设、教学改革、评价改革等各项教科研工作,为促进大西安教育建设发挥智库作用。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