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后,小学生们在教室里学习 记者代泽均摄
据三秦都市报报道,3月27日,是西安市60所小学开始试行“弹性离校”的首日。本报记者昨天实地探访西安多所试行“弹性离校”的小学,了解到“弹性离校”顺利实施的同时,多数家长对这一惠民政策表示赞同,相关学校准备了多项预案,确保学生在校安全。
申请“弹性离校”多因家长忙
昨天下午4点整,记者来到西安市莲湖区南小巷小学时看到,随着多数学生在老师的护送下离校后,下午4点20分,这个学校一、二、三年级的104名学生,依照不同年级,分三个班在老师的引领下,分别走进“弹性离校”照管教室,开始了试行“弹性离校”后的第一次“学校托管”。
刘志翔校长对记者说,学校目前有502名学生,多数是进城务工人员和企业双职工子女,按照西安市的规定,申请“弹性离校”的一、二、三年级的学生有104人。多数自愿申请“弹性离校”原因是,家长因为工作不能按时接回学生,或者是有爷爷奶奶接送,但由于年长,辅导学生完成作业成为难题。
照管以辅导作业和阅读活动为主
西安市规定,禁止学校利用“弹性离校”给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走进一年级的“弹性离校”管理教室,27名孩子在一年级数学老师樊晓霞的指导下,使用彩纸进行手工制作,让孩子们自己独立拼接图形,对白天课程有关的几何图形做进一步的直观认识。孩子们用笔画出各种图形,然后使用剪刀和胶水进行拼接。二年级名孩子则是在阅读课文和熟记乘法口诀。三年级44名孩子在老师的辅导下,完成当天布置的作业。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