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家长先走出高考焦虑才能帮孩子重建信心

2016-06-29 15:10  东江时报

[摘要]每年6月,对于高三学生来说,都要面临双重考验,一是迎接人生中的高考时刻,二是面对高考成绩的公布放榜。日前,学生、家长和老师们翘首以待的成绩公布时间如约而至。

每年6月,对于高三学生来说,都要面临双重考验,一是迎接人生中的高考时刻,二是面对高考成绩的公布放榜。日前,学生、家长和老师们翘首以待的成绩公布时间如约而至。每个参与的考生也都得到了那一张只属于自己的成绩单。如何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这个结果?我们来看看心理咨询师怎么说。

市心理健康文化协会常务副会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余晓洁介绍

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各不相同,对于像高考这样的重要事件,每个人都会表现出不同的应试状态和心理适应能力,这与学生对自己能力的认识水平以及考生家庭对高考的重视程度有较大关系。

要想以良好心态面对成绩,不仅需要学生自己调适,也需要家长的配合。

1 对于学生来说,成绩放榜时出现焦虑情绪属正常情况。应该做好学生思想状态的引导工作,如果考生成绩理想,全家可以适当举行一些庆祝的活动。如成绩不如意,家长也不要有半点的埋怨和责备,因为已没有意义。毕竟,高考不是成功的惟一途径。建议没有达到预期理想的考生,要正确看待暂时的挫折。有时候退而求其次不是在降低标准,而是选择另一种途径来实现梦想。

2 孩子考得不理想,家长需帮助调整心态。往年成绩放榜后,有不少关于考生自杀或离家出走的报道。这也反应了其所在家庭可能对于成绩差的孩子缺乏接纳和包容氛围,孩子的性格形成除了学校同学的影响外,家庭或家长对其的态度也是一个关键部分。面对考得不理想的孩子,家长现在需要做的是帮助孩子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帮助孩子选好志愿和规划未来,给孩子前进的信心和勇气。

3 学生个人需做好自我心理调适。有些学生自我感觉良好,自我期待较高,成绩放榜时如不理想会造成较大的心理落差。即使老师与家长能接受孩子的失利,学生却耿耿于怀。自我感觉不好的考生,容易情绪低落,更严重者甚至出现自闭症现象,整天把自己关在家中,不敢见人。此时,加强自我调理、释放情绪至关重要。如郊游、看书、体育运动、听音乐、做点家务等,都是科学释放焦虑之道。针对这种情况,家长一经发现后需要积极干预,在必要时可借助专业的心理咨询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走出抑郁的状态。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陕西省西安师范附属小学践行“两学一做”系列活动之二 走进社区送党课

2016-06-29 12:02阅读

西安市第一保育院中三班家长进课堂活动

2016-06-29 09:03阅读

西安开展预拌商品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企业专项治理

2016-06-29 07:12阅读

中专罚学生抄古诗六千遍 有人连《咏鹅》都不会

2016-06-28 09:07阅读

西安中考成绩7月22日将公布 23日起城六区填志愿

2016-06-27 12:00阅读

毕业季变烧钱季 过半大学生毕业账单超5000元

2016-06-25 13:04阅读

毕业典礼校长道歉:亏欠学生,住宿饮食待改善

2016-06-24 13:12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