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场上有关高考志愿填报的服务已经发展成为系列产品,收费从几百、几千,到几万元不等,最贵的超过5万元。越是高价位的越抢手,有些“资深”专家的服务已经满额。
高考(精品课)之后,考生和家长即将面临志愿填报“大考”。市场上有关高考志愿填报的服务已经发展成为系列产品,收费从几百、几千,到几万元不等,最贵的超过5万元。越是高价位的越抢手,有些“资深”专家的服务已经满额。
客观而言,凭借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为许许多多需要高考志愿咨询服务的寻常人家提供优质的有偿服务,收取合理的咨询费用,助其顺利实现大学梦,未尝不可,甚至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但君子爱财,应取之有道,取之有度。类似上述动辄数万元的天价高考志愿咨询费,还是值得辨析一番。
在采访中,各机构都声称运用大数据进行志愿填报。数据大体分为两组:第一组为考生经过各种测评后得出的数据;另一组为各机构平台储存的数据库。这个大数据究竟是什么,笔者不太明白,相信许多普通人也不太清楚。也许有的商家的确有这样的技术实力来对所谓的高考大数据进行比对分析,但也不排除有少数商家打着“大数据”的幌子忽悠人。
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个基于过去时的大数据分析,是否真的能够作为填报高考志愿的准确依据?一般而言,数据处在变化之中,不可能静止不动,数百万考生的志愿填报都可能会影响到数据的实际状态。以其为依据,能否有效指导高考志愿填报?
据某在线教育机构人员透露,并没有很明确的大数据分析方式。况且,如果数据推测出某个专业的录取分数很低,就会出现很多考生报考这个专业,反而会把分数抬高。
真心希望,高考志愿咨询机构,稍安勿躁。广告可以打,钱也可以收,但更应将心态摆正,守住法律和道德底线,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为人民服务”的良商;广大学子及其家长,也应冷静观察,加强对众多志愿咨询机构水平和实力的辨别,在自我审视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规划和安排;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应主动作为,加强规范和引导,使高考志愿咨询服务这一新事物健康发展。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