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最严高考”不是要制造考场惊恐

2016-06-15 17:07  中国教育新闻网

[摘要]作为“考试作弊入刑”后的首次高考,被冠以“史上最严”的称号,完全在预料之中。教育及公安等政府部门合力营造从严打击考试作弊的氛围,可最大限度地让作弊者知难而退。

今年高考(精品课)被称为“史上最严高考”,安徽池州市石台县一女生因此躺枪。高考首场考试,高度近视的她正埋头答题,一名监考员怀疑她的眼镜可疑,并收走鉴定,临近交卷才归还。女生家长认为该监考员严重影响了孩子考试,向石台县教育局提出书面申请,要求成立调查组,做出责任认定。(6月14日安徽商报)

作为“考试作弊入刑”后的首次高考,被冠以“史上最严”的称号,完全在预料之中。教育及公安等政府部门合力营造从严打击考试作弊的氛围,可最大限度地让作弊者知难而退。但是,“最严高考”并不意味着要制造考场惊恐。

涉事老师在考室收走考生“疑似高科技”的眼镜,表面看是监考职责所在,但此行为影响了考生的情绪和考试结果,说明该监考员在处事方法或者处理程序上存在问题。安静是考场设置的基本要求,关爱是监考的基本要求,监考的目的除了杜绝作弊,还必须为考生正常发挥营造关爱和轻松的气氛。

根据高考监考要求,任何监考老师都没有权力在考室随意走动,更没有权力干扰考生答题。高考监考一直强调“严中有爱,温和有加”的原则,走动、询问、翻查、警告、怒斥等不合理、不正当的行为无疑会影响考生答题状态,不仅有违“人性化考场”的要求,也违背了教育部高考考务工作规定和高考监考规则。

严查高考作弊、严肃高考纪律与考场关爱的矛盾,并不难调和。宣传考试纪律、法律规章要严,进场前的检查要严,尽量做到把作弊念头掐灭在考场之外。考试过程中明确的作弊行为,务必从严从快查处,而对疑似作弊工具,可先做登记,待到考试结束后再没收并进行鉴定处理。高考作弊的学生毕竟是极少数,打击高考作弊不能殃及池鱼。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外国学生西安“秀”汉语 参赛者书法朗诵各显其能

2016-06-16 07:52阅读

开展词汇验收,夯实语文基础

2016-06-15 09:00阅读

西安首次出现37℃高温天气 市民应错时外出避免中暑

2016-06-15 07:11阅读

莲湖区2016年高考圆满完成

2016-06-14 10:01阅读

福建:公办普通高中校不得举办“高考复读班”

2016-06-13 13:03阅读

财政部教育部给每位大学新生免费发放资助政策简介

2016-06-12 18:00阅读

构建丝路茶平台 第十届中国西安国际茶业博览会开幕

2016-06-11 11:53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