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内蒙古高考填报志愿 动态排名精确定位渐成熟

2016-06-14 13:04  呼和浩特日报

[摘要]以往的高考报志愿模式是步枪打目标一次填报多个院校的报志愿方式是高射炮打目标,但仍不能百发百中;内蒙古自治区实施的“动态排名、精确定位”录取模式如导弹打目标,精准度高,一发即中。

以往的高考(精品课)报志愿模式是步枪打目标,命中率差;一次填报多个院校的报志愿方式是高射炮打目标,虽然多管集中发射,增加了“碰”中的机率,但仍不能百发百中;内蒙古自治区实施的“动态排名、精确定位”录取模式如导弹打目标,精准度高,一发即中。因此,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了解“动态排名、精确定位”的各项功能,才能做到知己知彼。

志愿填报是高考考生进入大学的一个必经之路,关系到广大学子的命运,但报志愿失误导致考生落榜的例子层出不穷。为了化解填报志愿的风险,各省、区都开始进行有益探索。由考前估分报,到考后知分报;由一次报一个学校,扩大到一次报几个学校,但始终没有解决考生报考失误、名校招生“大小年”的问题。如2014年清华大学在安徽省招生,位列第十名;2014年北京邮电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在广东省缺档,上了一本线的学生填报志愿就可以投档。高分低就、低分高就、“大小年”的问题在2014年仍没有解决,归根结底是填报志愿失误的根本原因没有找到。

其实,填报志愿信息不公开犹如“障眼法”,让考生无所适从,也让学校在“大小年”之间徘徊。究其原因,信息不对称是填报志愿失误的根本原因。信息要对称、公开,即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使用“透视”功能知道其他考生的志愿信息,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知己知彼”,填报的失误自然会降到最低。

我区“动态排名、精确定位”录取模式就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难题。这种填报志愿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具有“透视”功能,即考生在填报志愿时知道别人填报的志愿,并可根据在所报院校的实时排名情况调整志愿,考生在报志愿时就可预判自己能否被这所学校录取;对于按专业排队录取的院校来说,考生还可根据第一专业志愿排名,精确预判自己是否可以被某校某专业录取。“动态排名、精确定位”录取模式从2006开始探索、2008年成型,如今已走过第10个年头了。在依托“Ineternet+”技术的“阳光招生”体制下,已惠及近200万名考生,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被考生和家长誉为“内蒙古的一张名片”。

“动态排名、精确定位”方式可以让考生享有充分的知情权、自主权和监督权。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能够全方位地知晓本人和其他人以及各个院校的填报志愿情况,通过衡量和比较,可以自主选择与之分数相适应的院校。同时还可以对全过程进行监督,其权利和主体地位得到了保障。机会公平,实现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避免“高分低就”或“低分高就”的“错位”现象。此外,每次网报志愿还会根据分数分若干时间段结束,相对高分段考生先结束避免高分考生调整志愿引起波动。信息对称,实现了考生利益最大化,招生录取信息全部、全程在网上公开后,考生与考生之间、考生与院校之间、院校与院校之间做到了知己知彼,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就能知道自己能否录取,实现了清清楚楚报志愿、踏踏实实等录取、明明白白上大学。

对各院校来说,这一方式也是有诸多好处。各院校一志愿完成招生计划的比例大幅提高。比如2011年本科一批区外院校第一次填报志愿就完成计划的98.24%。在全程透明的环境下填报志愿,高校的生源相对稳定,不会造成名校没人敢报导致分数线沉底、或是部分院校志愿爆满等情况,传统的“大小年”现象10年前就不复存在,名校在内蒙古招生的位次相对稳定。高校在考生填报志愿时可以实时看到考生报志愿情况,根据生源质量随时增拨预留计划。

此外,全程阳光的透明体制真正让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机构和个人均没有了超越公众的特权,确保从考生填报志愿到录取结束的过程公开、机会公平和结果公正。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安徽一老师再写高考“零分作文” 网友褒贬不一

2016-06-14 11:07阅读

陕西人自己的航空公司招空乘啦 长安航空西安地区招聘启动

2016-06-14 08:00阅读

福建:公办普通高中校不得举办“高考复读班”

2016-06-13 13:03阅读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荣获全国学校共青团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

2016-06-12 17:03阅读

构建丝路茶平台 第十届中国西安国际茶业博览会开幕

2016-06-11 11:53阅读

西安本月还有18场免费招聘会 求职市民不要错过了

2016-06-10 10:30阅读

西安市高考平稳顺利结束

2016-06-08 19:02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