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6390天”倒计时牌 映照中国高考唏嘘现实

2016-06-09 09:03  中国新闻网

“6390天”倒计时牌 映照中国高考唏嘘现实

6月7日,2016年中国高考正式拉开大幕,全国将有940万考生参加考试。据了解,今年高考采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增加至26个,此外,作为“作弊入刑”后的首次高考,今年高考考场纪律也被媒体称为“史上最严”。图为河北石家庄的考生们在相互祝福。

一张“6390天”高考倒计时的照片最近成了“网红”,在社交平台上成为内地民众热议的话题。诙谐的背后,也折射出高考的残酷与全民焦虑。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两个倒头酣睡的幼童,其中穿着尿不湿的幼儿身上贴有“加油,距离高考还有6390天”的字样,另一个稍大点的儿童身上则贴有“加油,距离高考还有4380天”的字样。一年一度的全国统一高考拉开帷幕,照片也迅速在微博、微信上传播。

如果按照“6390天”的倒计时算起,那名幼儿将在18岁迎来高考。有网友调侃,我们人生的前18年就是为了考试。但持中立意见者认为,对此不必上纲上线。也有人反问,除了高考,还能找出一个更好的选拔人才制度吗?

照片引发不少民众的共鸣,一些幼儿园、小学、中学的家长竞相模仿,甚至怀孕不久的准妈妈也发朋友圈称,“距离高考还有xxx天”。高考“从娃娃抓起”的焦虑,就这样摆在千万家庭面前。

在内地,高考曾改变无数人的前途命运,也留下了无数悲喜故事。尽管“唯分数论”、“地域歧视”、“招生舞弊”等痼疾犹存,不得不承认,高考仍然是无数莘莘学子的主要出路和上升通道。

然而,现有高考制度下,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使得整个社会更加关注名校。更重要的是,教育等级化严重,优秀的高等教育资源向少数学校集中,使得高考这一相对公平的制度变得越来越残酷。

“6390天”高考倒计时成网红,恰是反映全民、特别是“准考生家长”们对未来的焦虑,他们不是担心高考本身,而是担心孩子将来有没有好大学上。

正如《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在新浪微博转发这一照片时评论说,“微信上的这张照片并不滑稽,它更像是中华社会令人唏嘘的现实写照。”

如何让襁褓中的幼儿睡得更香,如何消弭这种焦虑?各地不妨将此作为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动力。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西安市高考平稳顺利结束

2016-06-08 19:02阅读

西安市第一保育院2016年陕西幼儿园省级教学能手参评教师集中培训

2016-06-08 17:04阅读

全国多校被曝毒操场 专家:所谓“达标”或非国家标准

2016-06-08 09:22阅读

西安市民向碑林捐献“康有为手书碑” 三代人皆为“护宝奇兵”

2016-06-07 21:58阅读

西安市发出首张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2016-06-07 07:23阅读

西安1985个高考考场等待学子赴考

2016-06-06 23:47阅读

西安市委召开专题会议落实属地责任维护城市安全

2016-06-04 21:2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