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大学生月嫂能否“叫好又叫座”

2016-04-15 11:00  人民日报海外版

提到月嫂,人们往往会想到那些四五十岁的阿姨。殊不知,随着新的生育高峰到来及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政行业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位于南京雨花台区的一个互联网+家政企业的50多个月嫂中,一半左右都是高校护理专业或营养专业的毕业生,这些文化层次高的月嫂格外吃香,有的月收费甚至超过1.5万元。

相对于大妈级月嫂,大学生月嫂具有明显的优势。她们的文化素养相对较高,接受能力强,育儿方式和理念与时俱进;同时她们具有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容易拉近与雇主家庭的距离,有的还懂心理学,能够有效化解年龄相仿的产妇的不良情绪;除了科学专业的基本护理之外,大学生月嫂还能够跟得上形势,可以给宝宝制作电子相册,上传到博客等,满足时尚妈妈的“晒娃”欲望……

然而,由于诸多因素制约,大学生月嫂并没有想象中那般“叫好又叫座”。突出表现为两方面:一是有些雇主抱怨大学生自视甚高而动手能力不行,眼高手低,“中看不中用”;二是不少大学生觉得一辈子伺候人,缺乏后续发展空间,一时的高薪,不是安身立命的长久之计。

两个看似相互矛盾的问题,似乎结成了一个死结,而解局关键就在于大学生有没有工匠精神。何为“工匠精神”?即工匠对自己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试想,倘若大学生能真正转变观念,放下架子,用心服务,岂能不成为有口皆碑的“金牌月嫂”?能抢到这样一位月嫂,自然是雇主的莫大幸运,还会抱怨“中看不中用”吗?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社会对家庭服务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家政服务行业的前景相当诱人。倘若大学生能“干一行、爱一行”,及时充实自己的业务知识,用心投入,不断提升家政服务水平,就一定能开创一片新的天地。反之,如果继续抱残守缺,端着大学生的架子,总是想找一份与学历对等的“体面”工作,认为家政行业没有技术性没有挑战性而心怀轻视,那只能作为临时过渡的权宜之计。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西安市工读学校开展“争做志愿者,美化大秦岭”活动

2016-04-15 10:09阅读

西安高新区互联网产业联盟举办“媒体与创新创业”主题文化沙龙

2016-04-14 23:08阅读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530余名教职工参加2016杨凌国际马拉松比赛

2016-04-14 13:00阅读

陕西省将迎来一次明显的降雨过程 西安最高气温下降6度左右

2016-04-13 22:16阅读

西安市盲哑学校召开“学习赵博先进事迹,争做合格特教人”座谈会

2016-04-13 11:19阅读

西安水务部门:我市地下水安全可靠 符合国标后送至千家万户

2016-04-12 18:07阅读

一季度西安市场主体突破66万户 个体工商户新登记数量增速放缓

2016-04-12 18:0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