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家长安全教育观念,有效地预防外出造成幼儿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2015年03月27日下午,第一保育院针对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特请专家进行《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的专题讲座。
在3号教学楼多功能厅里,全体小班家长早早赶到了活动现场,有序地签到、就坐、齐聚一堂。近年来,儿童意外伤害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威胁儿童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问题,它不仅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还严重影响了儿童正常的生活,已经被国际学术界确认为21世纪儿童期重要健康问题。专家分析造成危险有以下几种因素:1、个体因素。学龄前幼儿年龄较小,心理发育不成熟,对周围环境充满好奇与探索,缺乏生活常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易受到伤害。2、气质类型和行为。儿童气质会影响儿童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研究发现,易发生意外伤害的儿童多表现为好动、行为冲动、情绪不稳、粗暴、注意力不集中、大胆冒失等特点,具有明显的事故倾向。3、家庭因素。家庭与幼儿有着密切的关系,父母文化程度低、工作繁忙、子女多、留守儿童等,使幼儿受到安全教育频率低,意外伤害危险率也增加。4、家庭生活场所。建筑与室内装修结构不合理、地板光滑、光线不足、物品摆放不当,食品、药物等化工物品保管不当、玩具家电等缺乏安全性等。5、社会因素。社会发展,交通日益发达,儿童缺乏交通安全意识,公共设施缺乏安全提示等都大大增加了意外伤害的频率。讲座中。专家逐一介绍了针对幼儿的安全教育方法与训练方法,切实有效,方便实用。
为了让家长们有更加深刻的印象,专家还现场为家长们做了演练,示范了儿童及成人在呼吸暂停及异物进入气管时,身边的人可以进行的紧急处理方法。课堂上家长都积极做着笔记。讲座结束后,家长纷纷表示,这样的急救方法实用,不仅孩子需要,成人同样需要,非常受益。
本次讲座不仅切实提高了家长们预防意外伤害的意识,而且也掌握了日常生活中常见意外伤害的处理措施,家长学校圆满结束。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