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家长被“强捐”是教育原则被“绑架”

2014-12-02 08:37  新浪教育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近日,广东省高州市一些小学的学生家长反映,为了迎接上级检查,学校花大力气改善教学设施。但由于资金有限,学校便号召家长们捐款,还设定了最低捐款额度。家长们认为,这是一种变相的“强捐”。

在人们心目中,学校就该是一个简单而神圣的地方。教书育人,承载着社会厚重而神圣的期待。可是,在市场化的年代里,这片净土里也逐渐被一些世俗的气息所沾染。从天价采购到“空中操场”再到今日所谓“强捐”都在消解着社会对学校的崇拜和期待。

事情的起因源于被“强捐”的学生家长们的不满,据家长反映为了迎接上级检查,学校花大力气改善教学设施。但由于资金有限,学校便号召家长们捐款,还设定了最低捐款额度。家长们认为,这是一种变相的“强捐”。这这件事情上,校方行为存在着两个明显的“不当”。

学校的建设要由家长来“埋单”?虽然校方一再否认“强捐”事件,但笔者认为,家长不会无缘无故对学校进行“诬陷”。限定最低捐款额度,捐款不够的学生就不能整套的更换新的课桌椅。学校以孩子为“人质”,让“望子成龙”心切怀着孩子会被学校“报复”引诱的家长即使不甘也只能假装大方了。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国家有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即使不能够满足建设需求,也该通过其他合法渠道获得资金,又岂能向学生家长“伸手”?更何况是明目张胆的“强捐”呢?

“创强”能奠基于形式化的“指标”?所谓“创强”就是“创建教育强镇”,这是广东省为提高全省教育发展水平,开展的一项活动。从官方的方案中可以看出,校园的硬件设施和社会捐资助学情况,都是创建教育强镇的重要考核指标。学生捐款是否可以让验收方案中的“捐资助学”指标更“好看”,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却清楚,硬件设施和社会资助情况不该是发展教育的着重点,教学水平和学生的成长状况才该是该“瞄准”的目标,广东省现在的情况是不是有点儿舍本逐末之嫌?而且为完成验收而支起的“花架子”是否能经得起实践和时间的“验收”?

其实,这不仅是一件简单的“失当”行为,更是对教育公平的原则的悖逆。不管校方给出多么“合理”的解释,相信都难以消除在家长心中留下的不好烙印。学校和家长,正如医生和患者,虽然是一对对立的角色,却并不是敌对的立场。而如果此类事件频现,难免为是双方的关系真的走向对立,那将是于家于国都十分不利的状况。

教育这片圣土,不容亵渎。我们期待这件事情能得到一个合理的处理,给家长一个合理的交待。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edu.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西安市第一保育院举办“爱与成长”家长学校专题讲座

2014-12-01 17:09阅读

盘点五花八门就业歧视:姓氏星座成标准

2014-12-01 09:47阅读

市文明办到未央区妇女青少年心理健康中心调研指导工作

2014-11-30 23:16阅读

上海国考前查获作弊器:眼镜有摄像头 笔藏显示器

2014-11-29 17:48阅读

西安文理学院为提升中小学软实力搭建良好平台

2014-11-28 17:04阅读

教育部:考研复试须全程录像 全面落实信息公开

2014-11-28 08:14阅读

雁塔区教育局多举措强化“119”消防宣传月系列教育

2014-11-27 12:02阅读